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0天 绵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发稿时间:2025-03-26 08:41   来源: 绵阳日报

  绵阳新闻网讯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对去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2025年春节期间空气质量以及第一季度环境空气质量情况进行了通报。

  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53,排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49位、同比上升22位,为“十四五”以来最好成绩;全年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0天。

  全市20个国省控考核断面、11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连续8年达到100%,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12年达到100%。涪江干流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春节期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26,PM2.5平均浓度59.6微克每立方米,实现了除夕优良天、大年初一不出现重度污染的防治成效。

  截至今年3月5日,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90,在全省排第8位,同比上升7位,排全国168个重点城市34位,同比上升24位;优良天数率85.9%,同比增加8个优良天。

  发布会上,科技城新区对绿色环保产业进行了推介。据了解,新区设立了全市唯一“生态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现有37家环保相关企事业单位,2024年绿色环保产业规模已达16.28亿元。

  日前,我市印发了《绵阳市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绵阳市2025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绵阳市2025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对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深入推动四源共治。工业源方面,纵深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淘汰落后锅炉,强化VOCs治理。扬尘源方面,持续推动文明示范引领工地创建,严格砂石运输车辆管理,实施道路积尘走航监测。移动源方面,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淘汰老旧车辆,强化非道路机械及机动车排放检验、维修机构监管。面源方面,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率,消除秸秆焚烧隐患,深化公共食堂餐饮油烟排放治理。按照“优先治标、持续治本、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努力完成“十四五”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

  水环境方面,统筹“三水共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强力推进涉水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强化黑臭水体隐患清零,构建完善全市以Ⅱ类水为主体的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同时,深入推动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强化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和建设用地环境管理,实施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督性监测。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启动新污染物监测及评估工作。加快建设“无废城市”,确保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记者 尹秦 宋德平)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