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包打听
涪宝帮你忙|沟渠沉睡16年,何时苏醒润农田?
发稿时间:2025-03-25 10:08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摘要:3月,正值春播关键阶段,水利对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三台县金石镇寨山村村民却向涪宝反映,当地的黄百支渠在2008年垮塌后,多年来一直未修复,农田灌溉用水成了难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前往现场一探究竟。

  3月,正值春播关键阶段,水利对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三台县金石镇寨山村村民却向涪宝反映,当地的黄百支渠在2008年垮塌后,多年来一直未修复,农田灌溉用水成了难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前往现场一探究竟。

  

涪宝帮你忙1_1.jpg

 

  近日,记者来到三台县金石镇寨山村,针对农田灌溉情况随机走访了多户村民。

  “恼火得很,我们这里靠那边的河沟往这边抽水,有水的时候能抽,没水就抽不上来。地里种的菜籽,苗苗都干死了,只能空着。”一位村民无奈地说。

  另一位村民也表示:“本来这一片都是用来栽水稻的,现在没法种。从经济价值来看,水稻和玉米悬殊很大。”

  由于缺水,不少村民只能改种玉米。但因为价格差异,有的村民还是坚持从河沟里抽水种植水稻,不仅费时费力,还面临减产的风险。

  “插秧的时候河里有一口水就抽一口水,一般是端午节左右插秧,我们没水就只能拖到7月才能插秧。”一位村民说。

  还有村民称:“每年一季要少收1000多斤谷子。”

  

涪宝帮你忙2_1.jpg

 

  记者在与村民交流中得知,去年镇上对村里的一口山坪塘进行了硬化,可由于前期该堰塘已承包给养殖户养鱼,且黄百支渠未修复,这一举措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用水难题。

  “人家是从河里拉过来的水养鱼,他要是愿意,就给你打田抽一点。你给100多元,人家都不一定卖给你。”一位村民解释道。

  “整个渠道大概有十来年没有维修了,渠道没水,没有水源,全部成了干堰塘,堰塘里都长树了。”另一位村民补充说。

  记者在现场粗略统计,全村共有16口堰塘,其中8口已经干涸,4口用于养殖,其余4口也仅蓄有少量雨水。村民们一致认为,要彻底解决村里的农田灌溉问题,维修黄百支渠才是关键。

  

涪宝帮你忙3_1.jpg

 

  “把原来的堰塘利用起来,把河沟弄通,这样我们全村用水问题都能解决。”一位村民满怀期待地说。

  记者从金石镇人民政府了解到,村民反映的情况属实。寨山村的黄百支渠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全长约8公里,灌面约800余亩,受益人口900余人。2008年地震后,沟渠全部垮塌,至今无法使用。

  

涪宝帮你忙4_1.jpg

 

  那么,黄百支渠何时能修复呢?3月18日,市水利局上线值守《问政绵阳—直通12345》时,市水利局水利水保科科长任政给出了回复。

  “去年我们去到现场调研后,指导三台县水利局对黄百支渠的修复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但当时研究结果显示投资过大,三台县资金安排不过来。今年正在积极协调都江堰管理中心,把黄百支渠纳入都江堰现代化改造,目前正在编制可研阶段。如果能纳入,有望在近期实施。”任政说。

  (涪江观察记者 陈欢 文/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