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安县
【安州区】铆足干劲“竞速跑”奋力冲刺“开门红”
发稿时间:2025-02-19 09:06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2月17日,刚出四川跃纳科技有限公司的大门,安州区产业合作发展中心主任刘小林拿着记录好的企业台账,又马不停蹄奔向下一个目的地——四川省科学城久信科技有限公司。

  安州区新型智慧医疗大健康管理中心项目加快推进

  绵阳辉达粮油工作人员正在贴标

  绵阳启明星磷化工有限公司运行控制中心

  安江干渠建设现场

  2月17日,刚出四川跃纳科技有限公司的大门,安州区产业合作发展中心主任刘小林拿着记录好的企业台账,又马不停蹄奔向下一个目的地——四川省科学城久信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安州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园区共有企业570余户,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141户。这段时间,刘小林和同事兵分几组,把辖区内的企业跑了个遍。“主要是了解企业节后复工复产情况,问问有什么困难和需求,全力以赴为企业保驾护航。”刘小林说道。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园区干部跟着“一路小跑”,这是当下安州区各级干部工作状态的缩影。随着安州区新春第一会以“五大关键干出安州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的号角吹响,全区上下迅速动起来、忙起来。企业、项目纷纷从“节日状态”切换成“开工模式”,各级干部也元气满满进入“奋斗状态”,他们频繁深入企业生产车间、项目建设一线,现场座谈、助企问需,为实现“开门稳”“开门红”加足马力。

  □记者 安峥 安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生产“忙”起来 企业开工拉满弦

  新春,安州区各个企业迅速进入“奔跑”姿态,红红火火的忙碌场景,显得格外抢眼。

  17日,记者走进绵阳辉达粮油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粮油醇香的味道扑鼻而来,工作人员正操作设备,把新榨的食用油,通过罐装、理盖、贴标、封箱等工序,分别打包装箱发往各地。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必伟表示,“目前生产线正在生产的都是来自川内和川外的订单。现在我们加班加点,尽快把产品生产出来,提供给客户,走向市场。”

  据了解,作为安州区老牌粮油企业,辉达粮油现已发展成为拥有种植基地20余万亩、年加工生产15万吨高品质食用油能力的现代化企业。目前,企业共收到来自省内外10余家客户、超300万元的订单,120余名工作人员已经全部回到岗位,开足马力加油干,而新建的日产30吨大米的生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即将投入生产。

  张必伟告诉记者,目前生产线正在加紧生产,为全年产能目标开好头,同时二期大米生产线也在年前完成了设备安装和调试,近期也将开始生产,“我们将开足马力全力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奋力冲刺第一季度开门红。”

  作为国内磷化工行业十强企业,位于安州区河清镇的绵阳启明星磷化工有限公司,也是机器轰鸣、产线流转。300余名员工奋战在生产一线,以实干担当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进企业控制中心,52个点位的实时监控画面跃然屏上。工作人员通过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车间温度、原料库存、设备运行状态等关键数据动态。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熟练地操作设备,以饱满的热情坚守岗位,抢抓生产进度,确保订单按时交付。

  该公司黄磷车间副主任刘建明表示,为了按时、高质量地交付订单,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在春节前夕精心制定了详尽的生产安排计划,提前与供应商就原材料供应事宜深入沟通,全力保障供应链稳定。整个春节期间,黄磷、磷酸、六偏磷酸钠等多条生产线火力全开,实行三班运行模式,确保生产不停歇。据公司负责人唐希勇介绍,预计一季度产值同比增幅将超12%,为全年10万吨产能目标开好头。

  “2025年,将培育1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超70家;预计全年完成产业投资51.9亿元,争取专债资金4.46亿;新增30户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智改数转’,培育标杆企业2户;新增省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力争成渝双城经济圈配套加工企业突破40户,互采订单金额超5亿元,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11个;全力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建设,降低企业水、电、气等各项经营成本;升级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完善政务服务、要素保障、供需融通等集成功能。”安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劲松告诉记者,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决胜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更是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开局之年。接下来,安州高新区将持续聚焦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扩大对外开放、优化发展生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促改革。

  建设“跑”起来 蓄势聚力干劲足

  新春烟火余温未散,安州区各大在建工地已热火朝天,纷纷铆足干劲、抢抓开局,按下项目“加速键”,在新一年里奋力夺取项目建设“开门红”。

  安州区新型智慧医疗大健康管理中心项目复工后,施工方采取交叉作业方式,工程预计可提前半年完工。

  日前,记者在项目建设工地看到,塔吊林立、运转不停;住院大楼内,工人们在水平仪的校准下,进行内部砖墙砌筑工作,住院病房已初见雏形。项目负责人王家城告诉记者,“我们采取积极组织措施,分项分工,赶工期,加班加点,将后续工程提前到项目前期进行施工,交叉作业,这样极大地保证了项目能够提前交付使用。”

  安州区新型智慧医疗大健康管理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包括新建门诊、医技、急诊急救用房和住院楼等。项目于2月3日就组织管理人员进行了复工复产检查,2月5日,所有施工人员近170人正式复工复产。

  王家城表示,目前,项目施工进度已经完成总工期的30%左右,预计2026年6月份完工,比原定计划提早半年投入使用。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安州区内患者就医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提升区域内服务水平,为广大居民的健康福祉提供坚实保障。

  近日,安州区重点水利工程——安江干渠建设也迎来关键节点,整体进度已突破85%,预计今年5月底全面完工。作为区域农业灌溉“主动脉”,该工程通过技术创新与高效施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水动力”。

  记者在马道梁子段的施工现场看到,排架林立,与北川交界的渠段槽身已初见雏形。工人们忙碌而有序,有的正操作挖掘机,在基坑里熟练地挥动着机械臂,有的在高耸的脚手架上,小心谨慎地用螺丝和钢钉固定模板。记者观察到,渡槽槽身的支撑不再是钢管架,而是在房屋建造工程中常见的盘扣架。

  项目现场负责人贺晓东介绍,目前马道梁子段建设进度已经完成了40%,现在进行的是基坑、排架、渡槽槽身的施工,在渡槽槽身支撑上首次采用盘扣架,它比以往钢管架在搭设过程中操作更快速、更能保障整个架体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据了解,安江干渠工程安州区段共计9.06公里,其中渡槽约4公里,暗渠约5.06公里,目前工程进度已完成85%。区水利局水利股副股长谢甜表示,王家院子及何家沟渡槽均已完工,穿九合村凉亭的堵点已协调完成,现阶段正在聚力马道梁子渡槽施工,预计今年5月底全面完成安江干渠工程建设。通水后,将改变该区河东片区黄土、花荄镇无骨干引水工程的历史,新增灌面2.31万亩,恢复及改善灌面1.5万亩,惠及花荄、黄土镇各村3万余人。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