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经开区立足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找准突破口——
“12345”推动国家级经开区晋级升位
日前,绵阳“新春第一会”——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2025年推进大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扎实抓好八大行动,奋力开创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的生动局面。
“新春第一会”的召开,吹响了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的集结号,特别是支持经开区在国家级开发区中晋级升位,让经开区上下备受鼓舞、干劲十足。在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的过程中,经开区如何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努力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我们将坚决扛起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的责任担当。”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谷雨表示,经开区产业基础比较坚实,已构建起“3+2+3”产业体系,拥有2个国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四川省首批化工园区,聚集各类企业1.2万户;创新动力比较强劲,打造了国省级创新平台30个,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户、居全市第一;发展环境比较优越,打造了全省首家RCEP外贸企业服务中心,建设了“一带一路”商贸促进中心,助推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营商环境综合监测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位。
对标八大行动,经开区将立足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找准突破口。目前,经开区正向着“加快建成千亿园区、奋力挺进全国50强,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目标阔步前行。在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中,经开区产业发展和人才交流将持续与在绵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在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中,经开区拥有全省首批化工园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省级中小企业智能家电终端核心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核医疗装备、新型功能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都比较突出。在实施消费提质扩容行动中,经开区的连接器产业、白色家电和二手车、汽车消费带动力强,将抢抓以旧换新窗口期,重构消费类产业链,全力促进绵阳消费提质扩容。
省域经济副中心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助推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过程中,经开区如何抢抓机遇,对标对表、靶向施策?谷雨表示,经开区将化感恩为动力、承关怀而奋起,切实推动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经开区落地落实。一方面,经开区已编制了《发挥国家经开区优势全力助推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三年行动方案》和“四张清单”,有机融合了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工作要求和经开区发展的现实需要,形成具体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另一方面,经开区进一步优化了发展思路,形成“12345”发展路径:“1”就是锚定“加快建成千亿园区、奋力挺进全国50强,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这一发展目标不动摇;“2”就是坚持“两个全力”,即“全力助推中国科技城建设、全力助推绵阳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3”就是落实“坚持改革创新、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加强和改善民生福祉”三项工作要求;“4”就是在抓好全域发展的基础上,突出“红五新材料产业功能区、三江科技创新示范区、金广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水磨‘四化同步、城乡融合’示范区”四个新区的建设;“5”就是实施“五大攻坚”,即实施科技创新赋能攻坚、项目投资攻坚、双招双引攻坚、产业建圈强链攻坚、发展环境提升攻坚,全力答好绘就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绵阳图景的经开考卷。(记者 谢艳 唐云峰)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