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华尔科技搭建“芯片高速路”
打通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关键一环”
发稿时间:2025-11-06 07:58   来源: 绵阳日报

  绵阳新闻网讯  芯片行业有一个共识:实验室成功是第一步,走向量产之间横亘着一道难题——中试。相比传统封装周期动辄数周甚至数月,成本高、门槛高,让很多中小芯片设计企业望而却步。

  而位于绵阳的四川华尔科技有限公司,悄然搭建起一条“芯片高速路”——四川省集成电路封装中试研发平台。这里没有流水线上的大规模生产,却聚焦于芯片从实验室走向量产中最关键、也最容易被“卡住”的一环。

  “我们就是要打通这‘最后一公里’。一句话,企业只需带着芯片设计来,其余都可交由平台完成。”平台运营方、四川华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强介绍,从2018年开始,企业就率先提出快速封测的理念,打造一个新型细分赛道,专门解决芯片样品封装慢、样品封装难的问题。

  平台最突出的优势就一个字——快。针对样品(数量≤1000颗),提供24小时极速封装;针对小批量(数量≤10万颗),实现72小时完成封装并交付。不仅如此,针对紧急需求,平台甚至可提供4小时超快打样服务,彻底改写行业节奏。

  速度背后,是技术和服务体系的全面支撑。平台提供十大服务职能,覆盖从封装设计、功能测试、可靠性验证,到失效分析、芯片设计支持、MPW投片,甚至包括实习培训与设备研发验证等环节。目前,已构建起从芯片设计、SiC晶圆制造、智能装备到封装测试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材料与工艺上,平台也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发之路。“通过与材料企业联合攻关,成功开发出快速固化导电银胶、环氧树脂等新型封装材料,打破国外厂商长期垄断。”在焊线车间,邹强指着生产线介绍,打造的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客户可在线下单,实时跟踪生产进度,透明高效。

  中试研发平台的价值,不仅在于帮助单款芯片顺利量产,更在于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培育。目前,平台已孵化出永芯、华昱等企业,覆盖芯片设计、成品销售、封测设备与检测服务等多个环节。

  去年,平台被四川省科技厅认定为首批省级中试研发平台后,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和产线技术承载建设。“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封装样品,更是封装未来。”邹强介绍,当下平台正积极布局BGA和LQFP两条先进封装线,未来将助力新能源汽车、5G射频芯片等高端领域,进一步打破国外技术壁垒。

  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在关键环节突破瓶颈。下一步,平台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联合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筛选技术先进、产业可行的项目,快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速促进全省集成电路产业升级。

  (记者 尹秦 宋德平 见习记者 刘燚)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