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心敬老线”老年人的定制公交
绵阳新闻网讯 清晨7点半,绵阳经开区实验小学门口暖意融融。6辆蓝色新能源公交车稳稳停靠在指定区域,交警与特巡警全程守护,引导孩子们有序下车、安全步入校园。这温馨有序的场景,并非偶然,而是自今年9月1日起,绵阳专为破解学生上学难题开通的“通学公交”日常写照。
“过去每到早晚高峰,校门口人流量达到七八千,咱们学校4000多名学生的上学路,堵得让家长和老师都揪心。即便后来开通了学校后侧门,拥堵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经开区实验小学副校长杨春花回忆起以往的情况,仍感慨不已。而如今,通学公交的开通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孩子们不用再横穿车流量大的马路,家长们悬着的心也终于能放下来了。”
通学公交不仅缓解了校园周边的交通压力,更成了学生们眼中的“省心神器”。六年级学生王硕脸上满是笑容:“以前每天早上,爸妈既要赶时间上班,又得送我上学,忙得脚不沾地。现在好了,他们把我送到附近的公交站点,我坐公交就能直达校门口,既安全又方便。”
五年级的黄俊希算了一笔“实惠账”:“以前打车上学,每天都要花不少钱。现在坐通学公交,一次2元钱,特别划算,还能为家里节省开支。”
据统计,截至目前,绵阳已累计开通45条“通学公交”线路,覆盖17所学校,每天运行280多趟,服务近4500人次。一条条通学公交线路,将“家门到校门”的安全守护落到了实处,为学生出行筑起了一道坚实的保障线。
在守护孩子们上学路的同时,绵阳公交对“银发族”的关怀同样细致入微、暖意满满。今年7月,在原有5条“爱心敬老线”的基础上,又新增2条敬老公交线路。这些线路全部采用低地板、宽入口的新能源公交车,彻底解决了老人上下车“爬台阶”的难题。不仅如此,车厢内的“爱心专座”设有醒目标识,方便老人快速识别落座,车上还配备了“便民服务袋”,从细节处为老人出行提供便利。
“以前坐公交车,偶尔会闻到刺鼻的尾气味,很不舒服。现在换成了新能源公交车,不仅行驶速度快,车厢里还特别干净,一点异味都没有,坐着特别舒服!”经常乘坐敬老专线的张婆婆,提起现在的公交车满是称赞。
为了方便老人和学生办理公交相关业务,今年6月,绵阳新增了27个“绵州通”线下服务点。如今,老人和学生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办理公交卡申领、年审以及充值业务,无需再特意跑远路,切实解决了大家办事“多跑路”的烦恼。
“我们希望通过‘通学公交’‘敬老专线’以及新增线下服务点等举措,让‘一老一小’群体乘坐公交时,更安全、更便捷、更温暖。” 市公交集团副总经理刘辉表示,接下来,绵阳公交还将持续优化服务,把这份民生关怀做得更实、更细,让市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幸福公交的温度。
今年以来,绵阳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的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实施“关爱老小 守护朝夕”项目,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提供精准服务,切实解决“一老一小”领域的基层治理难题,让民生福祉惠及更多群体,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记者 刘曾太 彭雪 文/图)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