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从办事大厅到社区舞台 绵阳适老化服务点亮银发生活
发稿时间:2025-10-20 09:09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10月16日清晨,年近80岁的杨大春夫妇缓步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准备办理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业务。刚进门,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便迎上前来,引导他们通过“绿色通道”,享受全程“一对一”的贴心服务。

涪城区华丰社区老人们演奏红色经典《南湖红船》

  10月16日清晨,年近80岁的杨大春夫妇缓步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准备办理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业务。刚进门,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便迎上前来,引导他们通过“绿色通道”,享受全程“一对一”的贴心服务。

  “奶奶,我们这备有老花镜,你需要吗?听力怎么样?这里还有助听器。”在志愿者耐心协助下,老两口很快办完了所有手续。杨大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们年纪大了,不太会用手机。工作人员特别耐心,不但办得快,还教会了我们以后在手机上怎么操作!”

  这温暖的一幕,正是绵阳政务服务中心推进适老化改造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持续开展适老化升级,为“银发族”架起跨越“数字鸿沟”的坚实桥梁。

  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服务管理科科长陈佳蓉介绍,为切实消除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与“行动障碍”,中心推出了一系列暖心举措:整合高频政务事项,推行“容缺受理”“上门办理”等特色服务,减少老年人往返奔波;组建“帮办代办”服务队,为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人提供“一对一”指导,今年以来已服务约2万人次。在一楼设置无障碍通道、爱心停车位,配备轮椅、老花镜,设立低位服务台,并开设“爱心服务专区”与“绿色通道”。此外,中心建成全市首个政务服务机构内的“健康小屋”,配备AED除颤仪、应急医药箱,由专业医生驻点,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与应急医疗支持。

  线下服务暖到心坎,线上服务细致入微。在四川政务服务网绵阳站点专门开设了“老年人服务专区”,增设语音导航、大字模式等无障碍功能,方便老年人查阅信息、办理业务。

  当适老化服务为老人点亮“一路绿灯”,照亮的不仅是畅通无阻的办事流程,更折射出城市治理中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制度温度与人文关怀。这份关怀,不仅停留在政务大厅,更延伸到社区的每个角落,在居民家门口搭起“幸福舞台”。在涪城区华丰社区,8个老年艺术团体特别活跃——合唱班、乐团、开心艺术团、京剧社……他们用艺术点亮了晚年时光。

  走进华丰社区,红色经典《南湖红船》的乐声悠扬。循声步入多功能室,40多位老人正在指挥的引领下,用二胡、中阮、琵琶、梆笛、扬琴等乐器奏出和谐的交响。他们神情专注,精神饱满,仿佛重回青春舞台。“过去文化生活单调,大多时间耗在麻将桌上。打麻将不仅伤身体,还容易影响情绪、破坏家庭和睦。如今社区组建了各类艺术团,我加入乐队,重新找回了人生的价值,老年生活越来越精彩。”居民刘昆感慨到。

  除了精神上的滋养,社区对老人的日常生活也关怀备至。80多岁的刘奶奶因类风湿导致关节变形、行动不便,老伴身体欠佳。前不久,刘奶奶的老伴抽不开身,她便联系社区帮忙买菜。社区网格员立即赶往附近市场采购,随后由骑手肖宜全将新鲜蔬菜送上楼,交到刘奶奶手中。

  据社区书记徐婧介绍,社区针对行动不便、就医困难或需要送餐上门的老人,推出“一呼即到”服务,不少居民自愿充当“社区孝子”。与此同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也陆续加入服务队伍,打破地域与行业界限,形成从受助、自助到助人、互助的良性循环。自2024年以来,社区已累计组织外卖员为老年人送餐115人次,艺术团队日均吸引约80位老人参与。

  今年以来,绵阳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实施“关爱老小·守护朝夕”项目,通过整合资源、精准服务,解决“一老一小”领域基层治理难题。从政务服务大厅的“绿色通道”,到社区里的艺术舞台与暖心代购,一个个服务项目正于细微处温暖每一位老人。当城市以切实行动回应老年人的需求,当制度设计中融入更多人文关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便捷与高效,更是一座城市对长者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守护。(记者 彭雪 刘曾太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