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敞开玩,开学前作业工程“烂尾”赶工;沉迷电子设备,运动、家务时间少得可怜;虽然制定了寒假计划,但不能按计划执行……
每到寒暑假,不少上班族父母都会为孩子的事焦头烂额。
寒假里,如何帮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如何让计划更好地执行?1月22日,记者采访了绵阳市实验小学涪城路校区执行校长、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支持课题)《指向学生健康成长的家校社医协同育人研究》负责人何俊,“手把手”教家长和孩子制定科学、合理、易履行的寒假计划——
怎样让孩子接受寒假计划?
既然放假了,父母和孩子都应该有一种“松弛感”。假期最主要的任务是放松和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书面学习任务不要太重,要接受孩子的假期生活不能光有学习,还要有运动、玩耍、家务、社交、兴趣培养等,要多给点“甜头”,给点趣味,给点奖励。
其次,作息表不宜做得太细,不要参考“别人家”的时间表,不要太严格,不要所有时间都占满,留一些灵活自由支配的时间会更好。
最后,家长不能“单方面”制定计划,要让孩子充分参与,共同制定奖惩制度。“奖”一定要有吸引力,是孩子想要的;“惩”一定要够分量,让孩子有危机感,但也不能太严重,激起孩子的厌烦心理,也可以跟奖励挂钩,比如做得好就奖励孩子很想要的一套玩具,做不到则奖励相应延迟、减少或取消。
寒假计划可以这样制定
规划大板块:阅读、观影、运动、手工、创意实践、特长发展……分板块为孩子量身定制一个套餐,内容一定要丰富、有趣,最重要的是不能只有“学习”。
选好“套餐”,制定细节:比如阅读方面,家长参考书单,和孩子一起选择想读的书。可以参考“2025年小学生寒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给每一项任务定量,比如作业、阅读和家务,定量要合理,既能完成任务,又不至于让孩子有负担。
给每一项任务定奖惩规则:制定有趣、好玩又合孩子心意的奖励最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给寒假计划“仪式感”:制定计划后,在一张大纸上做个好看的版式,誊抄计划,画点小画、贴点手账贴纸,最后还可以“签字画押”,打卡打勾,保证计划完成。
执行过程定期复盘: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及时复盘和调整。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进度,与孩子多沟通,及时作出调整,不要只是催促。
附 创意奖励↓↓
01
体验类奖励:
奖励孩子种植一棵喜欢的植物,体验劳动的快乐和自然的魅力。
奖励孩子体验一项新的运动或娱乐技能,体验新鲜感。
奖励孩子去户外露营或探险,享受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奖励孩子去果园或菜园采摘,体验丰收的喜悦。
奖励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各种美食,享受甜蜜的亲子时光。
02
角色体验类奖励:
奖励孩子扮演一天“小老板”或“小主人”,支配爸爸妈妈的一天,体验家庭决策的乐趣。
奖励孩子决定今天家务由谁来做,体验当“小主人”的乐趣。
奖励孩子安排周末的一天,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
03
创意表达类奖励:
奖励孩子给家里的玩具或宠物取名字,培养创新意识。
奖励孩子看一场电影或话剧,提升审美能力。
奖励孩子实现一个小愿望,让他们感受到努力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
奖励孩子策划与同学、朋友间的庆祝活动,锻炼组织与创意能力。
04
社交类奖励:
奖励孩子更多的玩耍时间,享受和朋友一起玩耍的快乐。
奖励孩子邀请朋友来家里玩或一同外出玩耍,增进友谊与互动。
奖励孩子邀请同伴一起去图书馆或博物馆,拓宽视野与丰富知识。
05
其他创意奖励:
DIY工作坊:在家里设个小工坊,和孩子一起做手工,比如制作个性化的笔筒、装饰画或者小饰品。
家庭乐队:家里的锅碗瓢盆都可以变成乐器,和孩子一起组个家庭乐队,演奏他们喜欢的歌曲,或者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歌。
科学小实验:买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套装,和孩子一起做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
(涪江观察记者 王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