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上,政府承诺修建污水管网,然而新房建好快三年了,却迟迟没有动静,生活污水只能流上路面,不仅污染环境还带来了邻里矛盾,这让游仙的贾先生一家很是烦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记者进行了采访。
近日,游仙区信义镇段家桥村村民贾先生向记者反映,因工程建设需要,他家旧房于2021年拆迁,2022年,在镇村指定的地点,采用自建的方式建设了新房。然而,时至今日,政府承诺的污水管网却迟迟没有修建,导致他家的生活污水只能排向路面。
记者现场询问得知,贾先生家卫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是接入沼气池的,排向路面的主要是煮饭洗碗和洗衣服产生的污水。污水流入路面导致道路湿滑,引起了邻居的不满,造成了邻里矛盾。
近段时间,贾先生家门口的这段土路将要进行硬化施工,他希望在道路施工时政府能一并将接入他家的污水管网修建好,以解决排污问题。
那么,拆迁协议里约定的污水管网建设为何没有兑现?
信义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廖勇介绍,在信义镇辖区内,当年共有174户村民需要拆迁。政府原计划是采用统规联建的方式集中划定安置点,所以在最初签订拆迁协议时,便约定集中安置点的污水管网由政府负责建设。但在后来的实际安置过程中,因土地性质原因,只有两个村的拆迁户符合集中安置条件,因此包括贾先生在内的其他拆迁户则采用的是分散自建的安置方式。
由于分散安置房屋无法集中建设污水管网,所以信义镇政府便按照规定,向分散安置的群众发放了每户每人5000元的补助费用。“这个钱主要是用于修建房屋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电、气还有自家的污水管网,当时村民也是写了承诺的,把钱用于这方面的建设。”同时,廖勇表示,洗碗煮饭和洗衣服产生的水属于生活污水,按照规定,生活污水不能直排,应接入沼气池沉淀后用于农田灌溉。
对此,贾先生表示,建房期间他家确实有领过这笔费用,但没关注这笔钱的具体用途,得到相关解释后,贾先生一家表示理解,并承诺将尽快完善管道,把排向路面的生活污水接入自家沼气池。
(涪江观察记者 陈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