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聚焦全会新闻发布会③|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解码绵阳“方法论”
发稿时间:2024-06-14 11:17   来源: 涪江观察

  

2.jpg

 

  绵阳如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中共绵阳市委八届八次全会鲜明提出实施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围绕人工智能、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先进材料、航空航天5个领域进行安排部署。

  6月13日,中共绵阳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韦,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张欣,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静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有关情况,解码绵阳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

  

4.jpg

 

  培育新质生产力

  厚植创新沃土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李韦表示,绵阳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高校15所、科研专业人才26.9万名,83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近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驻“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的33所高校和35个团队,这些是开展攻坚突破最雄厚的科技支撑、最活跃的市场力量、最有潜力的外部资源。绵阳将围绕科技攻坚突破行动需要,充分整合科技资源,发挥好大院大所“国家队”的科研实力和“云上”资源的科研潜力,充分发挥企业“出题人”和“阅卷人”作用,深化院(校)地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优化协同攻关组织模式和机制,力争解决一批“卡脖子”“掉链子”问题。

  李韦介绍,绵阳将围绕全会部署的5大领域,组织专业力量瞄准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动态深入研判,把准主攻方向,重点围绕颠覆性技术创新梳理关键核心技术,逐一编制可操作、可落实的实施方案,形成项目清单和实施路线图。同时,发挥“科技助理”穿针引线作用,畅通前沿科技成果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支持重点企业建设产业链中试平台,建好用好中国(绵阳)科技城中试服务公共平台,推动更多前沿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

  

2.jpg

 

  激发新质生产力

  撬动市场活力

  “新型工业化是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张欣表示,绵阳将深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用好天府产业技术研究院、涪江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组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创新联合体,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和高能级创新平台配置。落实好“链长制”和“五个一”工作模式,推动四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链成群,加快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等未来产业实体化、规模化,全力打造两千亿级电子信息和千亿级先进材料、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育五百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和超高清无屏显示、激光技术设备、固态能力电池等一批标志性产品。

  张欣介绍,绵阳将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步伐,强力推进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今年预计200家以上企业实施“智改数转”,拟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200个、投资额超300亿元。同时,着重“专精特新”品牌建设,育强链主企业,通过“链主”引领、“链条”延伸,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深化企业家座谈会、千企大走访、“一线纾困”等机制,持续擦亮“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生态。

  

3.jpg

 

  扩大新质生产力

  增强发展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两个大局”、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的伟大实践作出的重大部署,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战略指引。

  李静表示,绵阳将坚持以创新为主导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围绕全省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一重大任务,谋划推动重大工程、重大装置和重大项目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李静说,绵阳将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构建富有绵阳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投向领域,加强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谋划储备。用好水电资源禀赋,积极争取国省电力电价支持政策,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要素成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发展水风光氢天然气多能互补清洁能源,持续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和节能降碳改造,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力。健全县(市、区)、园区“一把手”问题化解长效机制,用好14支市县两级企业服务先锋队,大力营造依托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良环境。

  (涪江观察记者 邓勇/文 陈冬冬/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