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绵阳富乐山脚下的
中华科学家公园
改造提升接近尾声
将在本月底完工开园
“焕新”后将呈现什么效果
11月26日
跟着涪宝一探究竟
↓↓
在公园现场,记者看到几十名工人正在忙着铺设地砖,补栽绿植,不远处有工人正在冲洗地面、打扫卫生。
这次公园改造有何新定位、新内容?
项目建设单位四川嘉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贾猛介绍,本次提升改造,在对科技巨匠雕塑群与公园内“智慧之城”“科技之光”等特色景致进行传承保留的基础上,打造了入口及指南针文化区(指南启航)、印刷术文化区(文化印记)、造纸术文化区(竹话纸韵)、火药发明文化区(文明火石)、智慧之城文化区(智慧聚场)、临街风貌区(绿意之窗)六大区域。
具体都有哪些新变化、新亮点?
走访中,贾猛指着地面告诉记者——
◆之前的公园地面多处破损,这次新铺装的花岗石砖美观坚固,防滑性能较好,在展现城市公园新形象的同时,对于市民游客,尤其是常在公园锻炼健身的老年人比较友好。
◆在公园长廊处增加了连廊,用于遮风挡雨的廊架基本完工。
◆连接功能区之间原来的木桥,现在更换为坚固耐用缓坡的石桥,能够实现无障碍通行。
◆在火药发明区,对水池景观进行了重新梳理,水池整体抬升,更安全整洁,也更有立体感;雕塑内部安装了LED线型投光灯,采用内透光的方式,实现见光不见灯的效果。
◆在造纸术文化区,改造后新增了竹林小径休闲空间,并配有坐凳、景观灯,兼顾夜间照明。
◆在智慧之城雕塑区,则采用LED染色灯及LED极窄小线型投光灯,对雕塑整体进行泛光照明,更好呈现公园夜间的整体质感。
“这是一座会‘呼吸’的公园,下面是一套新增的海绵设施,竹林之中铺设了一层碎石,碎石下面有低洼的雨水收集系统,形成了一个地下的海绵收集装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
公园里的这套海绵系统具体怎样运行?
据介绍,因为公园紧挨富乐山,两侧位置分别是芙蓉路和芙蓉溪,海绵设施建好后,公园内以及旁边道路上的部分雨水以自然落差的方式,流到了公园碎石下方的雨水收集系统,通过管网设施进行收集回收,汇聚到公园东北角的一个大池子里,实现再利用,多的水外溢至芙蓉溪。
(李纪林 涪江观察记者 兰建春 唐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