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
冬季呼吸道疾病频发,如何预防?请进来学↓
发稿时间:2024-11-15 10:31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摘要:随着冬季来临,气温下降和昼夜温差加大,加之气候干燥,近段时间,呼吸道疾病如病毒性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链球菌等疾病进入高发期,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发热、喉咙疼痛等。学龄儿童因抵抗力较弱,长时间处于教室等人员密集空间,有较大的感染概率。

  随着冬季来临,气温下降和昼夜温差加大,加之气候干燥,近段时间,呼吸道疾病如病毒性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链球菌等疾病进入高发期,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发热、喉咙疼痛等。学龄儿童因抵抗力较弱,长时间处于教室等人员密集空间,有较大的感染概率。

  为帮助儿童预防呼吸道疾病,记者采访了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李艳秋,为绵阳师生家长支招↓

  01

  接种疫苗、主动预防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按需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接种流感疫苗后一般2至3周可以产生足够的抗体,所以最好在流行季节前接种。

  02

  科学穿衣、注意保暖

  冬季气候多变、室内外、昼夜温差较大是人体免疫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注意保暖,穿衣合适的标准是——“颈背温暖无汗”。外出推荐“洋葱式穿衣法”,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穿搭:贴身层可选排汗、透气的内衣;中间层选面料轻薄,具有排汗、保暖效果的卫衣等;最外层选防风效果好的外套。

  03

  及时补水、室内保湿

  冬季空气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呼吸道黏膜容易受损。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可以有效减少病毒和细菌的附着与传播;多喝水可以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同时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04

  注意通风,避免“扎堆”

  呼吸道病原体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喷出带有病菌的飞沫进行传播,也可附着于尘粒,通过呼吸进入气道。因此,要尽量避免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场所。教室、室内等场所要定期开窗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室内还可定期采用食醋熏蒸、臭氧、紫外线等进行消毒。如果确实需要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可以科学佩戴口罩,减少感染的风险。

  05

  保持清洁,注意卫生

  手部是病菌传播的“超级媒介”。家长应做好示范,教会孩子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礼仪: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咳嗽、打喷嚏要捂住口鼻,饭前便后、外出归来、咳嗽、打喷嚏、清洁鼻子后,要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正确的洗手方法:使用流动水和肥皂,至少搓洗20秒,还可以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洁。

  06

  健康生活,增强体质

  良好的睡眠是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的关键。确保孩子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幼儿需10-13小时,学龄前儿童9-11小时,学龄儿童至少9小时。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让身体在夜晚得到充分的修复和成长。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运动。家长可以选择天气温暖的时候,带孩子散步、慢跑、游泳或进行一些球类运动等,不仅能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还有助于儿童骨骼成长。

  合理膳食,增加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通过鸡蛋、牛奶、瘦肉补充优质蛋白,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来更好地保护自己。

  李艳秋提醒:

  ◎家人出现呼吸道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儿童如果出现发热伴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没有其他的表现,家长可以选择居家治疗,使用一些对症的药物,应保持家中卫生、注意观察孩子状态,一旦出现精神不好、喘息、呼吸困难、呕吐、皮疹、头痛、抽搐、不能进食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婴儿出现明显发热或者咳嗽厉害应立刻就医。

  (涪江观察记者 王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