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治
网购二手手机内存缩水一半 法院判退一赔三
发稿时间:2024-11-14 11:07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摘要:花5700元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购买了一部手机,到货后发现手机不仅设置有开机密码,内存也“缩水”了一半。和商家多次交涉无果后,买家小李起诉到法院。近日,三台县人民法院在审理这样一起网购纠纷时认为,被告明知其销售的涉案手机实际参数和其二手平台店铺宣传不一致,仍然向原告出售涉案手机,构成欺诈,判决退一赔三。

  花5700元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购买了一部手机,到货后发现手机不仅设置有开机密码,内存也“缩水”了一半。和商家多次交涉无果后,买家小李起诉到法院。近日,三台县人民法院在审理这样一起网购纠纷时认为,被告明知其销售的涉案手机实际参数和其二手平台店铺宣传不一致,仍然向原告出售涉案手机,构成欺诈,判决退一赔三。

  小李打算购买一部某品牌手机,考虑到新机价格较贵,他将目标转移到了二手市场上。经过反复挑选,小李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支付5700元,购买了一部该品牌手机。收到手机后,小李发现手机设置有开机密码未解锁,经与卖家小杜沟通,拿到密码解锁手机后,又发现手机参数与描述不符,其中内存由说好的256G变成了128G。失望之下,小李表示想退货,小杜表示,需要小李在平台上架闲置链接,由自己拍下后,小李将手机寄回,钱则原路返回。小李按照对方要求上架闲置链接,但小杜并未依约拍下货品,后失去联系。无奈之下,小李到法院起诉。

  三台法院审理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被告小杜销售该类版型的手机是否构成欺诈?

  法院查明,通过原告小李提交的开箱视频、通话录音、检测单、订单信息及与商家的聊天记录,能够证明其在被告处购买了涉案手机,与被告之间建立了信息网络买卖合同关系。小李提交的相关资料显示,其购买的某品牌国行256G手机,经检测手机内存为128G,且检测不到esim模块,无法验证是否正品显示屏,检测不到环境光传感器等。被告明知其销售的涉案手机实际相关参数和其二手平台店铺宣传不一致,仍然向原告出售涉案手机,构成欺诈,双方签订信息网络买卖合同应当予以撤销。

  既然构成欺诈,那原告提出的十倍赔偿请求能否得到支持呢?法院认为,原告要求十倍赔偿的诉讼请求过高,与法律规定不符,依法调整为:由被告退还原告购买手机的款项5700元,并按照该商品金额的三倍进行赔偿。

  最终法院判决,撤销原告与被告达成的商品买卖合同;由被告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向原告退还购买手机的商品金额5700元;由被告按照商品金额的三倍向原告赔偿17100元;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法官提醒

  诚信经营,和谐经营的重点在于明码标价、信誉至上,不欺客宰客、不虚假宣传。卖家在二手商品交付前,应向买家如实说明商品实时状况,同时要妥善保管商品,确保交付前的商品与其描述相符,否则,卖家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同时,消费者应当选择正规网站购物,在二手商品交易中应避免盲目贪图便宜或轻信他人,要注意卖家过往交易情况、信誉评价等信息,评估卖家可靠性。要提高甄别能力,谨慎交易,在下单前应当仔细确认商品参数,摸清购物流程并保留相关证据,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张丽娟 记者 邓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