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工业经济运行经历了从平稳开局到稳中下行、再到触底回升的奋进过程,取得了前三季度工业增速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的成绩,“V”型反弹的背后,原因是什么?10月29日晚《四川新闻联播》播出系列报道《从数据看数据》,关注了绵阳新型材料产业发展。
在绵阳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看到,工人们正在全力赶制订单产品,熔炼压型、充磁选片一气呵成。
巨星永磁常务副总经理 黄浩:基本上全线处于满产状态,我们的毛坯市场现在每个月的产出大概是600吨左右,我们整个两轮车生产线保持一百五十万片一天的产出。
巨星永磁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永磁电机,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节能家电、工业电机、航空航天等行业。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在手订单超过6亿元,执行发货量超过4亿元。在去年的基础上,订单量翻了3倍。
当前,绵阳正通过巨星永磁这样的链主企业发挥“磁吸”作用,加快发展稀土永磁、软磁材料、功能磁材等领域,朝着千亿级的磁性材料产业集群迈进。
绵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材料产业科科长 张俊:我们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建圈强链、政策支持等手段,在先进材料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年底总产值将突破600亿元。
纵览前三季度工业数据,六大优势产业中,先进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稳定在四成以上,全省大型企业增长3.8%,对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超过30%,“V型”反弹之势不断夯实,工业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
(涪江观察记者 唐甜 蒋成林)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