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财经
服务企业“一键直达”!“19条措施”让绵阳营商环境持续升级
发稿时间:2024-01-23 09:42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摘要:日前,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在市“两会”期间,“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成为高频词之一,不少参会的代表、委员为绵阳营商环境点赞。

  日前,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在市“两会”期间,“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成为高频词之一,不少参会的代表、委员为绵阳营商环境点赞。

  “现在企业了解政策都可以通过‘惠企政策一码通’查询了解,企业申办事项都可在‘绵企通’政企服务平台实现全程网办。”市政协委员、华核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文兵认为,企业办事更顺畅了,沟通渠道也更广了,绵阳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

  据悉,去年8月,绵阳正式印发《绵阳市打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19条措施》,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改善优化涉企服务,持续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

  “19条措施”为绵阳营商环境带来了哪些看得见的变化?企业最有发言权。

  去年夏天,涪城区一家小微企业出现了不知原因的反复停电情况,导致生产生活出现困难。公司负责人立即登录“绵企通”平台,点击“诉求反映”板块,提交了诉求。

  接收信息后,平台工作人员将企业诉求精准推送到相关部门,国家电网绵阳供电公司随即安排人员来到现场检查情况,第一时间完成抢修,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

  “19条措施”中明确提出,要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进一步建好用好“绵企通”政企服务平台、12345政务服务热线以及市县企业家微信群等线上线下平台和载体,认真及时受理企业各种合理合法的建议、意见、投诉以及困难和问题。

  “快速响应企业需求,方便我们在线上就能一键提交自己的需求和困难,大大提高了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办事效率,减轻了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成本。”该企业工作人员表示。

  企业“上线”提出问题,工作人员“在线”快速回复,该家企业用电“难题”迎刃而解,正是“19条措施”落实落地的一个缩影。在绵阳,这样“助企纾困”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一个APP”“一个微信群”“一场座谈会”……多部门联合,全力对企业提供“全周期、全天候、全流程、全链条”的服务。

  翻开“19条措施工作日志”看到:

  ——公开有效,用好“绵企通”政企服务平台和企业服务中心,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专题座谈会,去年,全市合计召开座谈会192场,参会企业3361家,收集问题2090个,已解决1885个;

  ——执法有力,清理不符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规定14件,清理涉及产权保护、商标等文件772件,取消绵阳市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11项,促进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监管有度,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发《2023年绵阳市部门联合随机抽查计划》等年度引领性文件,去年,全市市场监管领域共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972次,检查市场主体9520户次;

  ——服务有为,现已制定《绵阳市惠企政策集成服务改革方案》,加大惠企政策梳理力度,统一惠企政策申报渠道,逐步提升免申即享政策比例。

  ……

  去年以来,绵阳聚焦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对企业开展全周期保姆式服务,相继召开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加快打造“四川领先、国内一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响“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绵阳营商环境品牌。

  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着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在兑现政策上“快”,解决问题上“准”,政务服务上“优”,尊企护企上“真”,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作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记者在“绵企通”APP看到,在页面显著位置实时公开企业诉求处理的相关数据:4442件已办结数、18件正在处理、99.60%完成率、99.27%满意率……及时更新的数据背后,正是绵阳政务服务去“繁”就“简”,用心用情、见效见行暖企、助企、惠企的有力彰显。

  (涪江观察记者 曾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