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传统刺绣工艺传承人陈云珍(左)和广东省东莞市潮绣(寮步)代表性传承人蔡小苹在“切磋技艺”。
绵阳新闻网讯 在2024绵阳市“文化三推”深圳行活动期间,绵阳特色非遗项目大放异彩,很是“吸睛”。
当川派古琴碰上岭南古琴,当羌绣遇见潮绣,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借“文化三推”的“东风”,12月19日,绵阳、深圳两地的非遗也“粤”上了。
在活动中,绵阳市市级非遗项目蜀派古琴演奏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宋文庭和深圳市古琴昆曲研究会秘书长宋亭逸,分别展示了蜀派古琴和岭南古琴的代表曲目,让现场的深圳市民们大饱耳福。
蜀派古琴,指法具有独到的发力技巧,以气韵通畅、刚柔相济见长。“岭南古琴清和淡雅、温柔醇厚,让我也为之赞叹,这次活动搭建了这么好的交流平台,我相信今后两地的古琴演奏艺术家会有更加深入的交流,让古琴艺术推广和发展得更好。”宋文庭说。
通过这次“文化三推”活动,让宋亭逸对蜀派古琴有了进一步更深的认识,也更加喜欢。她表示,“我也希望接下来深圳的青年古琴艺术家有机会走进绵阳,对这座有这么厚重文化积淀的城市做进一步的学习、交流和探访。”
另一边,羌族传统刺绣工艺传承人陈云珍和广东省东莞市潮绣(寮步)代表性传承人蔡小苹也在“切磋技艺”。
羌绣有着独具的审美价值、审美造型、纹饰图案,蕴含着深厚的羌族历史文化内涵,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价值内涵与民族文化气息。潮绣也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其构图饱满均衡,针法繁多,纹理清晰,色彩浓艳,装饰性强,以富有浮雕效果的垫高绣法独异于其他绣法。
“绵阳市‘文化三推’深圳行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让我们有这个机会相互交流、学习,相互提供一些灵感,可以更好的融合。”蔡小苹说。
“文化三推”让绵阳与多地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以“柔软”链接世界的方式,扩大“朋友圈”,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了解与融合,推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记者 郭若雪 王泽宇 尹秦 唐韬 文/图)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