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CCTV4新闻评论节目《中国舆论场》聚焦绵阳
发稿时间:2023-09-12 08:23   来源: 绵阳新闻网

  绵阳创新中心

  1300年前,李白写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诗仙笔下的“危楼”,有学者考证就是他家乡蜀地绵阳的“越王楼”。

  诗仙李白从绵阳出发,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今年夏天,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全国路演的首站,就选在了绵阳江油。

  影片导演邹靖说,绵阳的山山水水,孕育了李白的盖世才情,造就了他飘逸豪迈的个性。

  绵阳,这座城隐藏着哪些独特魅力?从高空俯瞰,绵阳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山地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高山峡谷渐隐,丘陵平坝舒展。

  绵阳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香格里拉”虎牙、“九寨后山”王朗、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仙海湖……在雪山云海深处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还栖息着418只野生大熊猫,数量全国第一,“中国野生大熊猫第一市”成为靓丽的生态名片。

  风光旖旎的自然山水,2000多年的建城史,赋予了绵阳深厚的文化底蕴。

  涪江江水抱山流,淡烟乔木是绵州。山水灵秀,是绵阳柔美的一面。

  其实,绵阳还有更为“硬核”的一面,那便是唯一的“中国科技城”。

  敢想敢闯,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

  绵阳大院大所云集,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25家。然而,许多科技成果“养在深闺”,如何更好地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上,绵阳如何探路?

  8月31日,涪江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成为绵阳科技界热议的话题,这不仅是涪江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新起点,也是绵阳科技城建设的一件大事。

  为什么这么说?

  时间回拨到今年5月,在绵阳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涪江实验室揭牌。成立这一实验室,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掌握未来科技革命前沿技术,积极践行新型科技体制机制,聚集培养一批高水平科研人才,建设一批一流学科方向,突破一批核医学领域关键技术瓶颈并取得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构建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核医学综合科创平台。

  同时,以涪江实验室建设为引领,进一步集聚国内外核医学领域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首创能力,促进绵阳以优势研究领域的创新突破引领产业发展进入新赛道,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单位的院士、专家受聘担任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为实验室科研活动提供学术指导和决策咨询,并将在实验室科研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按照计划,涪江实验室在2023年完成实验室运行管理机构建设;到2025年,全面建成并正式运营,聚集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2035年,原始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去年以来,绵阳放眼全球,部署“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目前累计入驻知名高校23所、国内外顶尖创新创业团队27个,汇聚高端创新资源。同时,出台“科创十条”“人才十条”等一系列政策体系,16名院士担任“科技顾问”,53名技术和市场人才担任“科技助理”,合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招院引所”等工作,打通创新供需“两端”,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敢想敢闯,大胆创新,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

  开放合作,注入高质量发展活力动能

  位于四川盆地的绵阳,不沿边不靠海,如何把绵阳的科技名片叫得更响、擦得更亮?如何以更广阔的视野寻求更多发展机遇?

  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去年以来,绵阳以“开放活市”主动出击,创新开展以“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为主题的“三推”活动,先后前往福建省厦门市、广东省东莞市、江苏省苏州市、广东省佛山市、江苏省无锡市等地,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在更高层次整合资源、更大范围寻求合作共赢,努力把自身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跳出地域局限,一年来,绵阳“破圈”的画卷已铺陈开来。

  发源雪宝顶的涪江,连接川渝。作为成渝地区第三大经济体,绵阳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打造涪江流域发展共同体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扎实推进科技协同创新、产业协作共兴、交通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一系列动作频频、实招不断。“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川渝一盘棋’,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更深度开展成渝地区科技协同创新工作。”绵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打造科技创新体集群,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与成渝携手开展的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推进资源和设备共享、推动科技人才交流等。

  9月8日,涪江流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暨科技供需对接会在绵阳举行。自6月份以来,涪江流域科协系统围绕“协同创新、区域共兴”主题,以打通供需两端通道为突破口,深入企业、科研院所挖掘科技成果和科技需求,务实推进涪江流域各地跨区域科技供需对接。会上发布了《涪江流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宣言》,签订了《涪江流域深化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合作协议》,前期达成合作意向的15个项目现场签约。以绵阳为代表的涪江流域城市,以实际行动,共同奔赴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新阶段,持续加强横向联系,互学互鉴、互通有无、共同提升,全力打造涪江流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新样板。

  开放合作,勇于“破圈”,为绵阳注入蓬勃发展动能。

  乘势而上,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

  因科技而兴,因创新而盛。

  从过去的“三线建设”大潮中迅速崛起,到今天的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时代,带给绵阳一个个机遇。

  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找准定位,蹚出科创新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注定是一条艰辛的探索之路,需坚定目标,乘势而上,久久为功。

  从涪江实验室到“云上科技城”,从国防科工产业高地,到突破10000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今,这座唯一“中国科技城”,心怀“国之大者”,勇担“国之重任”,“神舟”“天舟”、大飞机、“天问一号”等国之重器,都有“绵阳造”产品的身影,越来越多的“绵阳造”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当前,绵阳正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为奋力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贡献更多绵阳力量。

  绵延古今,蓬勃向阳。一篇更大的文章,正在绵阳人民手中大笔书写。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