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绵阳多点发力打通转化通道 让科技成果"快转化" "转成功"
发稿时间:2023-08-24 08:31   来源: 绵阳日报

  日前,在四川东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PVB树脂辅助厂房二楼实验室里,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功能材料事业部PVB树脂部部长徐康林与几名研发工程师进行电子陶瓷MLCC用PVB树脂系列部分产品小试研究。

  “打破垄断,开发自己的产品。”徐康林说:“我们将不断在PVB树脂领域取得新的技术突破,为全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发展作出自身贡献。”

  如何坚持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科技成果转化,铺就科技成果转化“快车道”?绵阳用行动作答。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一环。作为我国唯一的科技城,科技创新已成为绵阳最鲜明的城市底色。2022年,绵阳确立以“科技立市”为首的“五市战略”,创造性推出了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科技顾问、科技助理和“人才十条”“金融十条”“科创十条”等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创新举措,为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中梗阻”。

  □绵报融媒记者 郭若雪

  多点发力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构筑起支撑绵阳“科技立市”的底座,也叠加出城市创新发展的高度。然而,如何将富集的国防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摆在绵阳面前的现实课题。为此,绵阳深挖本地“富矿”,打破院地“两张皮”,变独舞为共舞,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快转化”。

  在中国(绵阳)科技城激光技术应用产业园内,首批入驻的中玖闪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绵阳龙头企业长虹与院所合作的新样本。“利用FLASH闪光放疗技术,能将传统放疗1个月的治疗周期缩短到1秒钟,同时降低放疗副作用。”该公司副总经理刘贤洪指着FLASH放疗设备详细介绍着成果的应用场景。

  中玖闪光成立于去年9月,企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公司已组建包含5位国家级专家、20多位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在内的科研团队,拥有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高能X射线加速器核心技术,并有序开展FLASH放疗设备的研发、验证,力争成为全球高端医用放疗设备提供企业。

  为打破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阻梗”,让一个个“绵阳创新”“绵阳智造”从实验室里走出来,成为城市创新的有力支撑。绵阳在第一步上就瞄准了在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上,每个节点、每个主体让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各司其职。

  绵阳科研院所云集,搞成果转化“近水楼台”。随着“科技立市”战略的实施,院所也开始主动拥抱科技成果转化。绵阳积极与驻绵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航空动力科创中心、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深入创新供给端在绵科研院所,寻找“沉睡”的科研成果,加速让“纸上成果”摆上“货架”;另一方面,从企业创新需求端入手,摸清企业技术痛点,鼓励企业大胆创新,更是以揭榜挂帅、对接会等多种形式,让市场与实验室无缝对接。

  牵线搭桥政府为科技成果“做媒”

  7月11日,距离绵阳市第二批科技助理离任已经过去10天,可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技产业处副处长袁文离岗未离心,时刻关注着他在岗时促成的项目进展如何。

  “我们平时工作都在办公室,但是科技助理不行,你必须要跳出这个‘舒适圈’,践行‘一线工作法’,到企业去了解需求,运用自身优势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袁文说,这也是一个锻炼自身能力的很好机会。

  挂职一年来,袁文先后走访对接科研院所、企业、高校近百家,借助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医药人才资源优势,围绕医药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积极在技术合作、成果转化、平台搭建、人才引进等方面“穿针引线”“铺路搭桥”,累计对接技术合作项目7个、对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个、对接创新平台需求3项。

  为让科技成果“转成功”,绵阳创新体制机制,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遴选青年骨干挂职地方担任科技助理“穿针引线”,发挥熟悉科研、企业的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除了“牵线”,还为科技成果转化“搭桥”,帮助企业向院所、高校抛出“橄榄枝”。绵阳打造“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科技创新品牌,常态化开展对接活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成果转化开拓了新思路。目前,已成功举办9场,面向全国发布科技成果近600项,推动产学研合作30余项。

  对症下药,方见成效。绵阳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十条政策(试行)》,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资金,从人才、载体、金融、服务多个维度加大科技供给,形成全链条服务、全要素覆盖的创新政策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策红利,让企业看到了发展机遇,也让在绵科研院所、高校“放开手脚”。绵阳麦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俊在政策发布后表示,“让我们更有底气开展技术攻关。麦思威尔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两年来,公司研发经费投入总额占销售收入比例保持在6%以上,研发经费每年增长近20%。”

编辑: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