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发展新模式 勇探新路径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
发稿时间:2023-06-28 08:05   来源: 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之下,不同产业门类技术路线的跨界融合、衍生裂变、渗透扩散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特征。新模式是新技术加速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重要途径,引领新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和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四川必须在发展新模式上下功夫。

  基于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新模式,关键内核是打破、跨越和融合。一方面打破原有的产业链及价值链,深刻改变企业的要素组合、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产品形态等;一方面通过技术渗透、产业联动、链条延伸等途径,打破原有产业边界、促进产业交叉融合。某种意义上,新型工业化就是通过新模式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企业高速成长,重构产业竞争格局进而重塑地方经济地理。把握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四川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促进供给端与需求端“两端”相融,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业”互通,推动形成更多技术、业态、产品新模式。

  当前,我省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面对信息化浪潮不会转、不想转、不敢转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水平不高是产业发展的突出短板,制约我省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亟待提升。无论是促进数实融合、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还是促进三次产业高质量融合,都需要更多新模式冲锋开道、聚能蓄势。在技术新模式方面,要加快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灯塔工厂、绿色园区和城市大脑,让更多企业通过“上云用数赋智”,实现优势再造;在业态新模式方面,要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和产供销关键环节,相互赋能叠加融合,形成整体效应;在产品新模式方面,要大力推广共享工厂,柔性制造、反向定制,个性化生产,力争在电子元器件、机械装备、精密仪器等优势领域形成一批典型案例,以新提质、以新赋能。

  需要强调的是,新模式意味着突破传统产业的边界,本身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往往伴随着不确定性。不合时宜的监管措施可能扼杀新业态潜在的创新力,缺乏监管可能导致新业态突破边界,触及公众利益或者诱发经济社会风险的底线。因此一方面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对一时看不清的,要给予足够的试错空间;对一时条件不成熟的,要帮助搭建孵化平台和应用场景,把决定权留给市场;对已经有一定基础条件的,要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另一方面,对打着创新之名的一些投机行为诈骗手段,也要擦亮眼睛,认真甄别,切实加强管理和引导。

  推动形成更多新模式,就是为市场孕育新活力,为产业奠定新优势,为发展提供新动能。抢抓时代机遇,不断推陈出“新”,四川产业发展才能动能强劲、活力无限、后劲充足。(原载2023年6月27日《四川日报》)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