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回想故乡老茶馆
发稿时间:2023-06-11 08:57   来源: 绵阳日报

  □邹开歧(三台)

  当我还在用手背横起揩鼻涕时,就在茶馆里进进出出。因为,当时我父亲就同别人打伙在观音场,今四川最美古镇——三台西平镇开了一家茶馆。

  嗨!那七八十年前的茶馆,同现在的茶楼相比,简直就是两码事。

  那个年代的茶客,不分姓甚名谁,只要走进茶馆,自然会有认得到的,耍得好的,走得近的熟人朋友,比如说曾大爷和他的兄弟伙来了,就一定会有人吆喝:“给曾大爷些泡茶!“茶堂倌就会应声而至,“哦啊哎倒茶一一”!

  只见茶堂倌一手提茶壶,一手夹着一摞茶碗,来到客人面前,一撒手,茶船子“堂啷啷啷”满桌开花,恰到好处地在客人面前各摆一个,再把装好茶叶的茶碗,“嚓、嚓、嚓”放进茶船。紧接着,一个茶碗旁边放一个茶碗盖,这下子,左手扣住茶盖,紧贴茶碗,右手将壶中开水冲出,待水将满时,忽地一收一翘,桌上滴水不漏。接着“叭嗒”一声,茶盖翻过去恰到好处地将碗盖住。全部动作干净利落,令人叫绝。

  茶泡好了,满堂子的人,都会伸出一只手,用两根手指夹着钞票,手打得伸伸的,举得高高的,嗓门吼得亮亮的:“茶钱我给了!”

  茶堂倌收茶钱是有讲究的,曾大爷的茶钱,该收谁的,不该收谁的,心头早就有个谱谱,全靠平时的察言观色和对生活的阅历,这就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喝盖碗茶是有讲究的。

  一碗茶泡好,茶客首先要致谢给茶钱的人。接下来才是一手端着茶船及茶碗,一手捏着茶碗盖的底部,将浮在茶碗面上的泡子往外面赶掉,然后再盖上盖子,端在手上,身靠竹椅,一口一口地慢慢细品,好不悠哉游哉,乐之乎也!曾有对联写到:“忙里偷闲吃碗茶去,闷中寻乐拿支烟来”。

  茶馆,既是休闲、社交之地,又是民间调解纠纷的场所。曾有顺口溜为证,“一张桌子四只脚,说得脱来走得脱”。调解结束,谁输道理,谁给茶钱。

  当年的老茶馆里,除了川剧院友摆围鼓,还有扬琴弹唱说评书。

  在那个年代,不是人人都能去茶馆闲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农民,一日三餐饿肚子的穷人,是与茶馆无缘的。过去的茶馆也有麻将纸牌,但都在内堂。喝闲茶、摆闲条的都在外堂,不相纠葛。

  如今,茶楼、茶社、茶庄、茶室、茶园……已为城乡最普遍的休闲场所。闲时,喝一杯茶,已经成为城乡处处常见的休闲方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