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涪江悠悠 龙头山承载千年民俗文化
发稿时间:2023-06-11 08:23   来源: 绵阳日报

  每到农历二月初二,三台县老马镇“龙头节”热闹非凡

  从绵阳驾车到三台县老马镇龙头山,大约40分钟左右。赶庙会、看大戏、耍龙灯、登仙山、吃斋饭……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四面八方的群众就会汇聚这里,热闹3天,欢庆“龙头节”。“龙头节”也成为绵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唐代逐渐兴起的老马镇“龙抬头”,历经千年兴盛不衰。在这里,看着神龙巡游、听着八方乡音、品着各色美味,和老人们聊起悠远的传说,别是惬意。

  “金针插铜钱”赢得太平千万年

  “龙腾古寺盘玉柱,凤翔宝地绕金樽。”龙头山山腰,有一座龙头寺。站在远处看去,犹如一个巨大的龙头。加之山形也如龙头一般,周围群众就总有讲不完的故事。

  最让人神往的传说当是“龙泉”。正在龙头山下和几位老人讲着故事的村民侯光正被大家公认为“最说得清楚龙头山故事”。

  侯光正说,龙头山因山势似龙头而得名。龙头山上的龙泉村(现与小围村合并为龙头山村),有两处脸盆大小的泉眼,终年流出清澈的泉水,传说中一直叫“龙泉”。对于这处泉眼,当地人认为,龙头山与陕西安康的龙尾山首尾相联,龙泉就是从龙尾山流过来的。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人在龙尾山泉眼中放入7根七彩鸡毛,10多天后,这7根七彩鸡毛就从龙头山的泉眼里冒了出来。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在小地名叫做龙洞湾的山崖下看到,此处有一个小水塘,小水塘大约几十平方米,不断往外冒着泉水,不过泉眼已经看不到了。“那个泉眼就在崖边,大约有脸盆大小。”村民王元春说,前几年实施农村改水工程修了这个小水塘后,泉眼就看不到了,这处泉眼流出的水,十几台抽水机都抽不完,要灌溉大片农田,“我们这里没有堰塘,但是从来不缺水。”

  这里还流传着一个民间传说,古时候,陕西有一名布龙地师叫廖道,从龙尾山布龙到龙头山,确认此地是龙头。廖道随后在山脉正点处压了一枚穿眼铜钱作为记号。不久,当地一名叫侯道的布龙地师也布龙至此,也确认此地山脉是龙头。侯道在正点处插了根金针作为记号。后来,廖道从陕西运来金骨正要埋藏时,正好碰到侯道,两人都说是自己发现的龙头,都有记号。争执不下,就闹到了府衙。府衙大人派人查证发现,侯道的金针正好插在廖道埋下的铜钱穿眼之中,由此作判“金针插铜钱,二家都无缘,打公修庙宇,太平千万年。”于是就在此修建庙宇,作为公用,“龙头山”之名从此传开。

  龙头山边的龙头寺内,有两处直径约1米,状如眼睛的石头,当地人称为龙眼。龙头山旁,还有“数不清”的、大小不一的石洞。这些石洞,当地人认为是原始时期的人居住的,也有人说是很早时候的墓葬。这些悠远的传说,吸引着远近的游客。

  据了解,唐德宗时钦定农历二月初一为“中和节”;唐玄宗时钦定二月初二为“龙头节”,初三为“踏青节”。从此,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就成为龙头山既定的盛大民俗节日。历经一千多年,龙头山下的龙抬头民俗巡游,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仪式,每年都有大批群众参与。

  “龙头节”延续千年越办越旺

  龙头山下的老马镇,在三国时期开始成名。据传,汉昭烈帝刘备屯兵八角庙与刘璋相持,刘璋决涪江水淹刘备大军。张飞率部撤退经此,因水急马不过渠,张飞情急之下,用肩捞马过渠。“老马渠”由此得名。

  龙头山紧邻涪江,以前从三台县城可以乘船到此。龙头山附近的易家包成为供来往船运纤夫休闲歇脚的码头。“过去,紧靠在码头边就是热闹的集市。”侯光正说,过去,龙头山附近靠近涪江边有4处码头,分别是易家包、谢家滩、侯家石灰窑和刘营码头。易家包又名鸡心滩,每天都有很多船只停靠,纤夫们也爱在这里歇脚,集市上的东西五花八门,尤其以农具最为丰富,“很多其他地方买不到的农具,都能在这里找到。”所以,很多外地客商到这里做买卖。

  “龙抬头民俗活动能够在这里延续下来,与这里繁华的商业交易有着密切的关系。”三台县委宣传部的一位干部说。

  龙头山的非遗物质文化遗产“龙抬头”包含请龙、龙头巡游和民俗游行3个主要部分。在请龙仪式中,会还原古时礼仪,仪式感非常强,使得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延续。巡游中,抬龙头队伍和来自各地的舞狮队伍相互交织,热闹异常。附近村社也组织巡游队伍,组织民俗表演。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于唐宣宗大和七年在梓州任东川节度使幕中,曾经乘船参加老马“龙抬头”并赋诗:“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这首诗流传甚广,对老马“龙抬头”知名度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延续千年越办越兴旺。

  唐代大诗人陈子昂上京路过龙头山时,即兴作诗:“昨夜歇涪城,滩声惊行人。舟无北流水,铁蹄走京城。”

  龙头山下“麦冬之乡”麦冬香

  龙头山村地处涪城麦冬主产区,每年春节后麦冬进入收获的季节,几乎家家户户都紧张忙碌地采收。“今年麦冬行情很好,我家一亩多麦冬卖了四万元。”村民宋小江告诉记者。

  西蜀古城涪城县曾建于今涪江流域三台境内,元末明初,当地人民培育野生麦冬为家麦冬,故得名“涪城麦冬”,又名“川麦冬”“绵麦冬”。涪城麦冬是三台县的著名特产。

  龙头山村虽然有山上的“龙泉”浇灌,但毕竟惠及的土地面积有限,山下的老马渠则浇灌了更多的土地。据了解,由于紧靠涪江的大片土地比涪江水位高,古时候沿岸大片农田只能种植旱季作物。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三台县民陈所伦组织修堰,从永明取水一直到老马,其后的嘉庆十五年、光绪二十九年又分别修缮,并将渠道延长达23公里。后经扩建,灌溉面积达4.52万亩,为龙头山以下的涪江左岸麦冬产区带来了极大便利。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推动下,涪城麦冬获得了国家地理保护标识,麦冬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23年的老马镇“龙抬头”民俗活动中,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入了“涪城麦冬”产业推介和三国文化宣传,促进了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过去,我们每年都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在,都希望日子越过越富裕。”“龙头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王永说。

  走出龙头山,放眼望去,田地里,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大路上,奔走着追梦的人们。

  (刘玉明 绵报融媒记者 胥江 刘毅 李春梅 文/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