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记忆里的初夏
发稿时间:2023-06-04 08:49   来源: 绵阳日报

  □刘英(绵阳)

  童年里初夏清晨,路边的野草还挂着一串串的露珠,父亲已经早早出门,去秧田里拔杂草。为了不让杂草重生,父亲会弯下腰,把手伸进淤泥里,连同杂草的根一并一起拔起来。有时草根太长,不易连根拔出。父亲就会把右手用力伸进淤泥里,抓住杂草的主根部,握紧拳头,在左手的帮助下,拔出杂草。

  而母亲则会去割满满一大背篓的牛草。然后背着草回家,接下来一边洗全家衣服,一边煮早饭。而我读书之前,早早起床,牵着家里的那头老黄牛到屋后的

  山坡上吃会儿绿油油的青草。有时还要趁着牛儿在吃草的功夫,赶紧把昨天干农活而耽误没做的作业给补上。

  吃过早饭,父亲去挖玉米地,准备栽红薯藤。而母亲背着背篓,拿一个生锈的剪刀去割红薯藤栽。我则背着书包和一个背篓准备去上学。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我把背篓藏在一片树林里,等放学回家的时候,可以顺便割一背的牛草回家,这样可以减轻母亲的一些负担。

  傍晚,吃完晚饭后,一家人在一盏油灯下做事。父亲用竹条编簸箕,或者背篓。

  母亲戴着顶针,一针一线给我们缝补衣服或者做布鞋。而我,在离油灯最近的地方开始学习。油灯的灯芯烧的太久,就容易熄灭。这时母亲会用她手里的针轻轻挑一挑油灯灯芯,让屋里再次慢慢亮了起来。

  那时,总觉得这日子真苦,想想什么时候父亲不再编竹器,母亲不再熬夜做鞋,而我也不用再在那有些昏暗的油灯下学习。

  想不到时隔多年以后,如今回忆起当初的日子,觉得虽然清贫却弥足珍贵。只是,童年初夏的每个场景,如今只能成为了回忆。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