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初霁,晨曦微露。5月31日上午,随着第一缕阳光轻抚大地,涪城区2023年春语文“统编教材写作教学”研讨活动在绵阳二中金家林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全区语文教师齐聚一堂,聚焦课例,共同研讨写作教学的新途径。
本次活动分课例展示、课例解析、总结发言三个版块进行。
在课例展示环节中,绵阳九中的孙红梅老师和该校李欣蔚老师围绕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写故事”,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
孙红梅老师执教《写“活”故事里的他(她)》,以“书本洒了一地”作情境引入,通过故事接龙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好故事的标准,引导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同学入手,聚焦故事人物进行观察、创作,调动其生活体验;并在学生交流中贯穿技法的点拨,引导他们发挥联想和想象、从不同方面加以描写,力求“写活”;最后,以分享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让学生在习得技法的同时获得情感的升华。
李欣蔚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塑造冲突中的人物》。这堂课从“一个有故事的苹果”入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讲述情节完整、合理、曲折的故事,检验旧知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情节”、“冲突”、“人物”三者的关系。接着,利用学生本色出演的微视频创设“抢苹果”这个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聚焦冲突中不同性格的人物,通过观察、感悟、当堂创作、小组自评互评等多种教学活动的推进,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和写作指导,让学生不仅能“讲故事”,更真正学会了“如何写好故事”,做一个会观察生活、会讲故事的人。
课后,绵阳二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杜裕发表感言。他对本次活动组织者和全体参会老师致以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也热切希望各位同仁对二中语文学科加以指导,热情邀请大家到涪城区少年科学院参观。
绵阳实验中学的周利波老师以《“源头”活水来,“花”开香满园》为题,从“追本溯源—分析背景”、“目标明确——策略有效”、“搭建支架——促进写作”、“课后反思——优化教学”四方面对孙红梅老师教学的三环节进行深入解析。她认为孙老师的课例以各种活动形式创设了真实的生活情境,为学生的写作搭架了情境、分享、生活、活动等支架,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能力的训练,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绵阳二中李代春老师以《对接核心素养,凸现课标维度》为题,从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针对李欣蔚老师作文指导教学中的“预设”进行了剖析。他认为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语文应用情境,集中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他也提出在写作教学中处理“预设”和“生成”关系的途径:通过课前构思完成预设,生成重点突出的作文;通过生活体验完成预设,生成情感真挚的作文;通过精心选材完成预设,生成内容丰富的作文;通过课堂留白完成预设,生成富有想象的作文。
肖兰老师从自身感受谈起,分“聚焦问题,着力改变”、“聚焦教材,落实训练”、“聚焦课例,加强学习”三个方面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肖老师首先对当前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作文教学的严峻现状,建议老师们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多思考如何进行写作训练、是否落实了教材的要求、是否使学生做到了有层次的表达、训练是否具备有效性。她认为参与展示的两位老师都根据学情,选取了不同的点位进行设计,也通过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为学生的写作搭建了支架,让学生得以表达真实的生活感受,实现了有效的写作训练,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她还勉励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用好统编教材,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提升写作,以阅读材料中的经典美文作为抓手,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之路漫漫,写作教学之路更是道阻且长。杜裕表示,本次研讨活动引发了每一位老师的深思、细思,指引语文教研的同仁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创设情境、搭建支架,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写作真实地发生!
(张维 黄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