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公益
“一村一月一义诊”!绵阳村民家门口看上了“专家号”
发稿时间:2023-05-31 10:18   来源: 涪江观察

  “平日里想挂这些专家的号很不容易,没想到今天他们会来到我们家门口为我们义诊,真是太好了。”近日,我市创新开展的“一村一月一义诊”行动在三台县潼川古城进行。

  当天上午9时,许多群众前来义诊现场问诊。“你有哪里不舒服吗”“有相关病史吗”……14名“四川省名中医”“绵阳市名中医”坐在诊桌前,为患者答疑解惑。同时,活动还进行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为群众提供针灸、推拿按摩、测血糖、测血压等服务。

  

三台义诊_1.jpg

 

  据了解,按照我市《关于实施2023年度乡村振兴八大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市卫生健康委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2023年度农村义诊专项行动”。“一村一月一义诊”是专项行动重要内容,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问题,实现全市1582个建制村每月义诊全覆盖。

  除了常规义诊,我市还按照“一季度一主题”要求,强化服务针对性。例如,冬春季比较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4月中旬,便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开展了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为主题的义诊活动。由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北川羌族自治县第三人民医院、曲山镇卫生院组成的义诊队,为群众提供了肺功能检查、传染病防治宣传等服务。

  

一村一月一义诊1_1.jpg

 

  “当前,乡村医疗卫生人才资源短缺,村医普遍年龄偏大,村卫生室、卫生站诊疗能力有限。”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一村一月一义诊’行动,就是要解决基层医疗卫生‘四个性’问题——就医的可及性、诊疗的高效性、服务的针对性和机制的长效性。”

  通过建立“市级统筹+县级负责+乡村落实”的三级医疗义诊实施体系,提升就医可及性;组建590余支义诊队,确保诊疗高效性;实施“一季度一主题”,强化服务针对性。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在机制的长效性上继续下功夫,探索把“一村一月一义诊”作为机制予以固化,并不断实践优化,形成上下贯通、分级负责的责任链条。并将义诊行动质效纳入评价考核,开展督查指导,实现“月总结、月反馈”,确保优质医疗服务重心真正下到基层,惠及更多乡村群众,以强抓基层卫生健康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相关链接

  截至目前,绵阳共组建义诊小分队593支共3000余人,包含市级医院专家548人、县级医院医师612人、乡村两级医务人员2000余人。累计开展义诊活动3256次,累计服务223013人次,双向转诊868人次。

  (张雯 韩丹 绵报融媒记者 唐显枚 文/图)

  编辑:谭鹏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