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新闻
绵阳市先锋路小学开展非遗植染体验活动
发稿时间:2023-05-25 10:46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残疾人不幸于身体的残缺,心中却绽放着美丽的花朵。他们体验着生命的曲折,脚步却始终追逐着梦的方向。为推动多单位联合开展扶残助残工作,营造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近日,绵阳市先锋路小学、成绵路滨江校区联合欧阳曼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非遗植染体验活动,商讨未来整合多方力量,汇聚资源,推动“千兔计划”,多方携手共同让社会公众参与助残扶残的公益事业中来,为残疾患者创业助力添彩。

  来到滨江花鸟市场,那一抹抹绿意让人放慢脚步,谁也不忍心打破这份静谧。绿植夹杂着各种鲜花的香味以及泥土味扑鼻而来。闻花草清香,看蝶儿曼舞,听鸟雀脆唱,这是在身处闹市的牧云轩里所能实现的。

  来到工作室,欧阳曼娘和残疾人阿姨正在布置活动现场,她一边忙活一边热情招呼大家随意参观。工作室内外各色花木点缀其间,四周墙壁上挂着拼布、扎染、线绣作品,这些都是欧阳曼娘面向周边残疾人开展公益培训后的成果。隔壁的一间半开放空间,挂着扎染纱布。水池上依然有花草点缀,从这些布置景观可见欧阳曼娘骨子里流淌的艺术气息。这里既是绵阳市区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也是绵阳市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创业培训基地,由有着创业导师、心理咨询师、策划师、布艺手工达人等多种身份的欧阳曼娘打理,这个工作室,面向残疾人开展手工技能公益培训、心理辅导与咨询、搭建创业销售平台。

  活动中,欧阳曼娘一一为大家介绍了工作室成员。她嘴里的婆婆天团的“婆婆们”有着精神、智力、肢体等不同障碍。可她们都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在这里开始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凭借吃苦耐劳的坚持和坚强不屈的毅力,逐渐成为了掌握专业技能的人。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荣获了国家省市区多枚金牌,成立了自己的乒乓球工作室。

  “要让残疾人真正融入社会,就是要实现他们的就业心愿,提供给他们一门技术。别人放牛、放羊,而我们在这里放牧白云。”在欧阳曼娘看来,放牧白云是“遇见自己,善待自己的方式”,因为“云是可变的,可孕雨,可凝云”,这正是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帮助,让残疾人通过正常的商业行为,“自己养活自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欧阳曼娘说。有时候,欧阳曼娘也会向残疾人撒娇,也很随意地让他们帮忙干一些手工布艺之外的活,让每个人都觉得这里是需要我的。

  “千兔计划”项目,是一个与居民家中衣柜清理同残疾人创业相结合的公益项目。每人拿出家中的旧衣服,由欧阳曼娘设计,组织残疾人手工拼制成一只兔子。当一千只兔子制作好以后,带着“婆婆们”去北京办一个展览。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实现“旧物利用”的同时,也帮助“婆婆们”寻找到自己的诗和远方。那些舍不得丢弃的旧衣物,通过剪裁、拼接、缝制后,“变个样子,再回到你身边”,这也是对现代人的一种“自我疗愈的方式”。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理想和现实总是有着一定的差距,面对残疾人群体,个人的力量很弱小,但善意的付出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总是温暖的,带给人更多的希望。

  活动中,笑声夹着眼泪,没有一声笑是因为讥笑,没有一滴眼泪是因为同情。我们因“婆婆们”不向命运认输而开心,因“婆婆们”有勇气做自己而感动,也因她们展现的专业的植染技术而折服。

  这样的状态,正是欧阳曼娘与她的残疾人创业团队的生活方式,也是她所期待的。

  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各级残联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我市残疾人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同时,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从“无障碍就业”到“就业无障碍”仍然需要多方持续努力。

  “残疾人就业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就业是民生之本’,还因为就业是他们平等参与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也渴望被认可,渴望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片蓝天。

  让我们跟随欧阳曼娘一起撒播爱意暖阳,助力残疾人,让他们找到自己的诗与远方。(王婷婷 李锋  黄友勇)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