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盐亭县凤灵街道新西街社区的王晓红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在社区内,人们常看到她用轮椅推着丈夫蒋光春散步。
这样温馨画面的背后,是王晓红24年如一日挑起家庭重担。
由于一场变故导致丈夫瘫痪,加上还有八旬公婆和智力低下的弟弟,王晓红用爱为家庭撑起一片天。
王晓红于1989年经人介绍与盐亭县面粉厂职工蒋光春结婚,两年后,王晓红生下了可爱的儿子。丈夫对王晓红及娘家都特别关心,十分孝顺岳父母,这让王晓红感激在心,夫妻感情日渐深厚,大家庭里时常欢声笑语。
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王晓红的丈夫蒋光春因感冒引发脑膜炎,最后被确诊为“脊髓空洞症”,而那一年儿子年仅5岁。后来经过几次手术治疗,丈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还是落下了下肢瘫痪的病根。为了给丈夫治疗,家里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得了这个病,没有有效的药来治,全靠自己的心态,腿部纯粹没有力了,一直到现在。”蒋光春说。
祸不单行,1999年企业改制,蒋光春与王晓红的工作单位双双破产,王晓红成了再无半点收入来源的下岗工人,让这个原本命运多舛的家庭雪上加霜,丈夫蒋光春不忍心看着妻子如此艰辛,甚至动了让王晓红改嫁的念头。
那些年,王晓红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边洗衣服、边做饭,然后匆匆下楼买菜后又赶回家中,料理丈夫起床、吃饭,打理好儿子出门上学,为年迈的公婆、智力低下的弟弟盛好饭……为了生计,王晓红还必须外出打工。
看见妻子那么辛苦,蒋光春怨恨自己拖累了王晓红,甚至想到要结束自己的生命。面对丈夫的过激举动,王晓红对丈夫说:“只要能看着你,能守在你身边,我就很开心了,如果没有了你,我活着还有啥子意义!”
为调剂生活,王晓红用节省下来的钱为丈夫买了收音机,还教会丈夫按摩残疾的下肢。亲人们也不遗余力地帮助这个家庭渡过难关。如今,蒋光春经过王晓红24年如一日地悉心照顾,病情也好转了。蒋光春还学会了用电脑,常在QQ群里和亲友、同学聊天,有时,他还能帮王晓红做点家务事。
如今,王晓红和丈夫都到了退休年龄,可以领到退休金,儿子也长大成人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时间转瞬即逝,别人眼中的“大事”,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成了自己的小事。王晓红表示,“我们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彼此陪伴就是最大的幸福。”
(绵报融媒记者 郭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