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会议要求,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作风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好护航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和力度,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打造绵阳营商环境的升级版,打响“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绵阳营商环境新品牌,让绵阳成为企业发展的“福地”、要素聚集的“洼地”、投资兴业的“宝地”,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1.开展政务服务提速增效行动
纵深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围绕压时限、并环节、优服务,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大力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加快拓展“一网通办”,深化政务服务满意度评价,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水平。
2.开展政府监管规范提能行动
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提升执法监管“温度”,加大权益保护“力度”,深化依法行政“强度”,一体推进法治绵阳、法治政府建设,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3.开展市场竞争破壁清垒行动
放宽市场准入,强化政策兑现,做好要素保障,切实维护好市场正常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4.开展亲清政商关系构建行动
敢于“亲商”,坚持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坚守廉洁底线、不越纪律红线;常态“暖企”,用好线上绵阳企业家群,办好线下专题座谈会和“解难题促发展、千企大走访”活动,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5.开展违规违法快查严惩行动
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严厉查处突出问题,精准打击违法犯罪,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及时发现、从严查处,切实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绵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坚持需求导向 把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作为我们的最大追求,把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作为评价硬标准,想企业所想、急群众所急,不断为人民群众增便利、为市场主体添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 始终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利企便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以办事者的身份,近距离体验办事项目,找准痛点堵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整改。
坚持目标导向 向最好的学、与最强的比、跟最快的赛,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进“放管服”等改革,加快实现“四川领先、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目标。
(绵报融媒记者 刘鑫/整理)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