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被称为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和“监考官”,在绵阳,鸟类的身影越来越多,它们点缀着城市“高颜值”的生态名片。
如何进一步宣传鸟类保护知识,传播生态保护理念,为“小精灵”们撑起“保护伞”?近日,在我市举行的第42届“爱鸟周”活动上,给出了答案。
据悉,此次活动在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开展,主题为“保护候鸟迁徙通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现场,放置了多块宣传展板,并开设互动答题、趣味抽奖等一系列体验式环节,吸引市民们驻足参与,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爱鸟知识。
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向群众科普鸟类相关知识,并对我市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宣讲,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来自剑南路小学的学生舒宸高兴地说:“我之前参加过观鸟活动,看着成群的小鸟觅食、嬉戏,非常有趣,我们一定要爱护鸟类。”
活动期间,市林业局联合市野生动物救护站(川北野生动物园)等部门举行了鸟类放归活动。志愿者们小心地将4只近期救助的野生鸟类放归大自然,让它们继续在蓝天下展翅翱翔。
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目前,全市已记录的鸟类达520种以上,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共121种,中国特有鸟类22种。
(刘芝秀 绵报融媒记者 曾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