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霞(绵阳)
俗语说“有儿有女早上坟,无儿无女等清明”。今年春分前,我妈就率领她的女儿女婿、弟弟侄儿,把分散在四处的亲人墓地给祭扫了。七旬老人我妈,听信了老年人所说“双春闰二不上坟”,早早地上坟祭祖。
往年,我家一般是提前一周,回老家遂宁射洪市扫墓。先是去老家里的自留林地里给外公扫墓,接着去涪江边绵遂高速公路旁的山坡林地里给我爷爷扫墓。我外婆去世后,就把外公从亲戚家的林地坟里迁出来,一起合葬在东山公墓里。清明节扫墓回老家射洪,二十年如一日地从未间断过。
“双春闰二不上坟”这个说法见仁见智,很多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我的婆家,公公婆婆在这五年内先后去世了。婆婆去世前说过:“我死后,一把火给烧了,骨灰撒在河里。”当然,作为后辈的我们,在婆婆去世后,征求了公公的意见,把她的骨灰埋葬在安昌河边南山上的公墓里。我公公去年意外去世后,骨灰就与我的婆婆一起合葬。春分之后的那个周末,我们自然是去了南山公墓祭扫、献鲜花……
今年春分前,在农历二月的最后几天,随娘家亲人遵从民间“老礼节”,回老家上坟。春分后的闰二月间,遵从婆家,到公墓里扫墓。自然,在娘家,我不会讲,我婆家在闰二月去扫了墓;在婆家,我不会说“双春闰二不上坟……”因为各家各户,习俗都有所不同,不管是春分前,还是春分后,去祭祀祖先,都是孝顺父母,不忘祖先,也就是没有忘记自己从哪里来的。清明回乡祭奠祖先,缅怀感恩先人,就是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