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大千世界
市民组队走进气象局 探究"风云变幻"
发稿时间:2023-03-24 10:04   来源: 绵阳新闻网
  摘要:3月23日,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上午9时40分许,涪城区石塘街道西河路社区居民和志愿者代表走进绵阳市气象局,直观学习气象科技知识。

  3月23日,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上午9时40分许,涪城区石塘街道西河路社区居民和志愿者代表走进绵阳市气象局,直观学习气象科技知识。

  

1.jpg

 

  在绵阳市气象局大门前,停放了一辆皮卡车,后斗里装着一个奇怪的架子,这引起了居民们的好奇心。

  “昨晚,三台、盐亭就是用这样的车进行了人工增雨。”绵阳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专家汪俊向大家介绍,皮卡车上的架子是车载人工增雨发射架,可以灵活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汪俊介绍,绵阳主要采用发射人工增雨火箭的方式进行人工增雨,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火箭弹发射升空喷洒出催化剂,帮助形成降雨。

  汪俊表示,一枚人工增雨火箭弹发射升空后,可以形成5到6公里宽的催化剂带,干旱时期有助于缓解旱情,大气受到污染时可以有效改善大气条件、净化空气质量。人工增雨作业还广泛运用于森林火灾的扑灭和重大活动的天气保障服务。

  目前,全市建有地面人工增雨火箭作业装备14套、烟炉9台,各地可根据地域特点和天气变化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3.jpg

 

  除了社区居民和志愿者代表,当天来到绵阳市气象局的客人,还有来自绵阳市实验小学的小学生。

  42人的队伍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办公大楼和应急气象站。

  工作人员介绍,应急气象站设备是在暴雨、洪灾、地震等灾害出现时,采集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气压等实时数据,通过通信网络或北斗卫星,传送到中国气象局的数据库,供气象专家开展科研和气象预报服务。

  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记,还不停地提问。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参观开拓了眼界,收获颇丰。

  

2.jpg

 

  据介绍,近年来,绵阳市持续增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目前全市建有国家级气象站32个,区域自动站490个,三维雷电监测仪4套,S波段、X波段雷达3部,自动土壤水分站13套,积极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绵报融媒记者 张登军 文/图)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