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日,到新桥片区做志愿服务。”
“2018年12月28日,早晨6点出发,到关台敬老院为老人义务理发。”
“2020年4月18日,到碧水公寓为一位90岁的老人理发。”
……
这一段段记录的志愿服务,是从游仙区涪江街道绵山路社区志愿者钟玉琼的日记本上摘抄下的。翻开一本本日记本,朴实无华的语言,长短不一的文字,记录下这位67岁志愿者义务服务的日常点滴。
3月2日下午2点30分,记者在游仙区绵山路社区银峰小区门口见到了钟玉琼。此时,她和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们准时摆好了凳子,开始为前来理发的老人们剪头发。一旁的墙壁上,挂着“长期招收志愿者,义务理发,每周星期一、五下午2点半至5点,欢迎新老朋友惠顾”字样的牌子,以及“学雷锋志愿者为人民服务——义务理发服务队”横幅。
“稍微抬一下头,剪方点还是要有点弧度?”“有点弧度嘛。”询问完“顾客”的需求后,她熟练地拿起推子开始剪发。“正是因为义务理发,更要给大家剪好看点,这样下次才会再来。”钟玉琼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为老人理发。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最初她开了一家理发店,2008年后关了店,开始四处为人义务剪发。慢慢地,她觉得一个人力量太小,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她集结身边的朋友加入进来,组成一支义务理发队,最多时有60多位队员。
这些年来,她与小伙伴们已为上千人提供了义务理发服务,而这些,都记录在日记本里。这些日记本还是她的志愿服务“资料库”,在日记本里,不仅记录了大大小小几十个乡镇社区的敬老院,还有几十名卧病在床的孤寡老人名单,照着这个名单,她会定期上门理发。
“明天我们在铁牛广场‘摆摊’,身边要剪头发的,可以回去给大家说下。”在要剪完时,钟玉琼不忘宣传自己的“生意”。
三月的春风吹来还有些许凉意,但在街道上忙活的钟玉琼却并不感到寒冷,她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传递着一份又一份的温暖和感动。
(绵报融媒记者 尹秦 实习生 陈俊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