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有效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安州区秀水镇第一小学本着让每位家长放心,对每位学生负责的初心,对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拓展改进。
为了给学生搭建舞台,让延时“作业”成果化。开学初,该校布置了延时服务“作业”成果展。在成果展上,孩子们展示了各项才艺:竹编、草编等作品给人透空的美感,孩子们的专注力得到了提升;金钱板特色社团,为安州区的非遗传承留下了星星之火。一段段精彩的舞蹈,一首首动人的歌谣,都在传递着孩子们在延时服务课程中的成长、进步、快乐和幸福。
据了解,为确保延时服务工作更有效开展,充分尊重家长、学生的需求和意愿,该校遵循“三个自愿”原则,即学生自愿参加、教师自愿参与、课程自由选择,科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
在党支部书记、校长刘文菊的带领下,从师资安排、课程设计、社团遴选、安全保障等方面对本期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进行了精心、周密的安排部署,构建了作业辅导+社团活动+劳动教育STEAM课程的延时服务课程框架。延时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两个时段,每个时段时长为一小时。充分保障了学生在校作业辅导和兴趣特长的培养。一是结合“六项管理”,特别是“作业管理”,落实专人督查,确保延时服务第一课时班科老师集体“坐班级”辅导作业,杜绝上新课,让所有学生能“空书包”放学回家。二是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为学生量身设计20个特色课程,确保学生“人人有选项”,体育类的篮球、足球、田径、跳绳……艺术类的金钱板、中国舞、合唱、口风琴、鼓号队、古筝、小提琴、创意美术、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国画、象棋……学科类的习作与应用、信息技术、神机妙算、小记者、口语与交际……满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真正实现在“课程为学生服务”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刘文菊表示,“巩固所学”“培养兴趣”“传承文化”,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更深切的意识到关心活泼的人,而不是冰冷冷的分,教育才能温暖,有温度!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入探索“课后服务”开展的形式,不断调整完善“课后服务”的内容,充实特色课程,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做到解家长之忧,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成长。 (刘文艺 黄友勇)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