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报融媒评论员
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是一盘大棋,需要各个区域、各个领域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齐心协力推动市委决策部署迅速成势见效。
在这盘大棋中,每个县(市、区)和园区都是重要的板块,都应主动在“五中心一枢纽”建设中找定位,把谋一域与谋全局相统一,以一域之功为全局作贡献。
以打造“成渝经济副中心”为例。产业是经济的核心,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是每个县(市、区)和园区的普遍现状。无论是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还是“新赛道”产业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各地都可以根据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找准着力点,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局。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同样如此。内畅大循环方面,升级县与县干线通道、推进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实施幸福美丽乡村路,惠及的是沿线百姓;外强大通道方面,加快建设绵苍高速、G5成绵扩容、九绵高速、G5绵广扩容,开工建设茂盐高速、北安高速、南三高速,瞄准的是各地交通建设急需。把握“风口”,各地都可以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加快发展。
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部门、各单位承担着重要的服务保障功能。“五中心一枢纽”建设中,每个副中心的建设,都涉及体制机制的创新、资源要素的整合,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可以在各自领域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以打造“科创副中心、消费副中心、金融副中心、教育文化医疗副中心”为例。如何在提升战略科技力量、汇集高端创新资源、转化科技创新成果、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培育壮大创新产业集群中求突破?如何在创新消费场景、打造消费平台、增强消费供给、优化消费环境中有作为?如何在建设现代金融的组织体系、市场体系、服务体系、生态体系上见成效?如何在教育、文化、医疗建设上进一步扬优势?只有学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创造性开展工作,才能搞活“一领域”、服务“一大片”。
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关键在干部、保障是作风。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主动领任务、迅速抓推进、创新抓落实、及时报结果(进展),办扎实事、做靠谱人,确保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都做成做好做出成效,才是与成渝副中心实力、地位和形象相匹配的干部作风。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的奋斗之路上,所有一起拼、一起干、一起奋斗的身影,终将被人们所铭记。
编辑: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