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州大小事
走进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北川石椅村
发稿时间:2023-01-19 08:22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腊报新春近。冬日清晨氤氲的雾气中,绵阳北川曲山镇石椅村如同一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 山青、树绿、果丰、人乐,这里的村民艰苦奋斗,走出一条产业互动、文化交融的脱贫致富路。 1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石椅村干部群众时“点赞”: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

  原标题:搞好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 “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

  ——走进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北川石椅村

  腊报新春近。冬日清晨氤氲的雾气中,绵阳北川曲山镇石椅村如同一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

  山青、树绿、果丰、人乐,这里的村民艰苦奋斗,走出一条产业互动、文化交融的脱贫致富路。

  1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石椅村干部群众时“点赞”: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

  祝福的话语、殷切的嘱托,穿越千里,回荡山间。红色的灯笼墙随风摇曳,这里的年味,又浓、又醇。

  阳光拨开晨间雾霭,这座小村庄努力生长的“这些年”,一页页翻开……

 石椅村全景 (绵报融媒记者 王勇 摄) 

  产业更实 钱包变鼓了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枇杷在历史上深受文人墨客喜爱,有“果中之皇”的美誉。如今,一颗颗柔软多汁、滋味可口的枇杷在石椅村历经规模种植、技术升级、市场拓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提篮小卖到品牌化经营的演变,成为村里发展特色产业的“金果子”。

  “2022年气候不算特别好,不过我家20亩枇杷树还是收成不错,收入了6万元。”村民陈财业正在自家果园里忙碌,言谈间流露出丰收的喜悦。

  深冬,枇杷果树进入休眠状态,陈财业却丝毫不敢懈怠,每天都要仔细检查果树的生长和病虫害情况。“每一棵果树都关系着来年的收成,不能马虎。再说,我目睹了村里枇杷等水果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太不容易了!”陈财业轻抚着待结果的枇杷花,思绪回到10多年前。

  坐落在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的石椅村,拥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水果生长的天然“大棚”。

  “都说我们村适合种水果,但我们没文化,不懂怎么科学种植,那些年枇杷种得多、死得多。”陈财业介绍,为提升枇杷产量,村里多次请来农业专家开展技术指导,还组织村民前往龙泉驿等地考察。“专家们手把手地教!我们现在能很熟练地修枝、施肥了。”陈财业说。同时,村里还开发荒山荒坡,采取“农户+合作社”方式,成立了石椅村水果专业合作社,鼓励吸纳本村及友邻村入股,全面发展枇杷、李子水果种植。

  一边抓产量提升,一边打通销售渠道。石椅村成立“羌山绿宝”品牌,注册“羌山绿宝”商标,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拓宽销售途径。“之前枇杷收成好,但是只卖得到5块钱一斤,成立品牌后不仅远销到外地,价格也能卖到20至30元一斤,我们的收入大大增加。”村民文霞说,她家原本是建档贫困户,2015年开始种植枇杷,3年后枇杷挂果,一颗颗黄灿灿的“金果子”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成功脱贫。

  如今,石椅村共种植枇杷、李子1600余亩,茶树450亩,还设立了3月赏花采茶节、6月瓦尔俄足节暨枇杷节、7月李子节等特色产业品牌活动,在“文旅相融、农旅并举”的发展思路下,村民们钱包变鼓了,心情更美了。

石椅村一角(绵报融媒记者 王勇 摄)

  游客更多 人气变旺了

  暮色时分,星辰渐明。风过,拨开山腰间的云雾,一座座羌式小楼露出“真容”,火红的灯笼、绚烂的篝火、嘹亮的歌声……星光下的石椅村热闹不减半分。

  漫步所至,是一处名叫“石椅羌寨”的小院。小院依山而建,拾阶而上,石墙、木桌、绿植……处处原生态的设计令人心旷神怡。“2015年,我开始打造这家民宿,现在一共有20多间房,最近来住宿的旅客非常多。”杨华武带着记者参观了他的民宿。

  “民宿有哪些特色项目?”记者好奇地问。“多得很!”杨华武底气十足地介绍,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地道羌族美食,还可以体验席间敬酒、祝酒对歌、篝火晚会等原汁原味的羌族文化。

  这份底气既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来自于创新驱动文旅融合发展。定期举办“羌味”节庆活动,开设羌族优秀文化讲习所,打造“进羌寨、住羌居、品羌宴、赏沙朗”等游乐项目,被石椅村这张印满羌族文化的“金名片”所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旅游观光。

  “今天早上,民宿老板就邀请了我参加晚上的篝火晚会。”来自成都的游客李晨光包着头发、扎着腰带、打着绑腿,向记者展示他的“行头”,“着羌服、喝咂酒、跳沙朗、敲皮鼓……我把这些羌族文化都体验了一遍,真想在这里住到过年。”

  “以前只有周边的人来旅游,现在我们经常接待来自成都乃至省外的游客,整个石椅村一年能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映着篝火的光,杨华武的脸上满是喜悦。

  “从前的石椅村是大山深处闭塞的小山村,村民们只会种庄稼、做农活。2009年,石椅村依托羌族文化开始发展乡村旅游,随着村里人气越来越旺,外出打工的村民越来越少,大家纷纷开设民宿、农家乐,家庭收入逐年增长。”杨华武介绍,现在,村民们都成了羌歌、沙朗、羌绣高手,还组建了羌族文化表演队伍,通过传承、弘扬羌族文化,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

  文化传承带动旅游发展,旅游业的兴旺又推动石椅村奔上了致富路。除了杨华武,石椅村目前有92户农文旅产业经营户,占全村农户的88.5%。2021年,石椅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29元,从事农文旅产业的村民人均收入46587元。“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陈爱军说。

村民陈财业家种了20亩枇杷树,2022年创收6万元

  文化更“活” 羌味变浓了

  “清凉凉的咂酒哟,喝不完的咂酒诶……”

  循声望去,村民杨荣兰身着蔚蓝色的羌族传统服饰,正站在自家阁楼上引吭高歌,曲调豪迈激昂,歌声回荡在充满羌风羌韵的寨子里……

  作为村里的“80后”,杨荣兰于2009年开始系统学习羌族传统文化,现已是石椅村“石椅传说”羌族文化非遗传承人。“我们羌族人有个特点就是‘能说就能唱,能走就能跳’,但过去村里人对本民族的文化都不了解,更别谈传承了。”杨荣兰介绍,虽然石椅村以世代居住于此的羌族居民为主,但对于如何发掘羌族文化元素,曾经也充满迷茫。

  为了充分挖掘石椅村的羌族文化资源,2009年,石椅村请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年”的传承人、四川省羌学会会员母广元,指导当地村民、干部传承和发扬羌族民族文化。母广元在村里建起了“母大爷羌族优秀文化讲习所”,组建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伍,挨家挨户宣讲学习羌族文化的重要性。

  “首要的就是要让村民们知道,我们把文化搞起来,才能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全村男女老少都需要共同参与进来。”石椅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说,村里通过发放补贴的方式,吸引村民尤其是妇女学习羌歌、羌绣等羌族传统文化。

  如今,走进石椅村,随处可见穿着羌族传统服饰的小伙、姑娘,村民们几乎人人都能唱出原汁原味的羌歌,跳起热情豪迈的沙朗。当地还培育了杨荣兰等5名羌族文化非遗传承人,传播羌族多声部、羌笛、口弦等传统文化。

  这座历史悠久的村落正迸发出蓬勃的文化活力。

村民杨荣兰(右二)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羌绣”代表性传承人陈云珍(左一)一起绣花

  道路更宽 日子变美了

  2018年,杨红容曾来到石椅村旅游。“景色优美,羌族文化浓郁,但坡陡路窄,道路非常崎岖。”当时,杨红容这样向朋友介绍石椅村。

  短短几年后,杨红容再次站在石椅羌寨寨口,与这座“云朵上的山寨”“阔别重逢”,她感慨:“真的不一样了!”

  “2020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村民们齐心协力,实施了道路拓宽改造工程,路比原来宽了六七米,单行道也变成了双行道。”张庆是石椅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她告诉记者,如今,路变宽了,坡变缓了,59座的旅游大巴也能开进村,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自从路修好了,大家的心里都顺畅了!日子也变美了!”68岁的乔祥英说,她家里一共种了20余亩枇杷树,从前交通不便,村民们需要花费大量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才能把枇杷运到城里贩卖。现在,每到枇杷成熟时,开着货车上门收购枇杷的水果商贩络绎不绝,“我们只管种枇杷,再也不用愁销路了。”乔祥英高兴地说,“每年6月,村里都会举办枇杷节,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来采摘枇杷。以前每年种植枇杷最多收入两三万元,2022年收入了6万元呢!”

  每当傍晚,明亮的路灯下,大爷大妈们沿着路一边散步一边话家常,小孩子一路奔跑、玩耍。“以前路不好,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去镇上赶场也不方便。现在,我们经常去镇上买东西、走亲戚,方便多了。”乔祥英望着家门前的路说,逢年过节,她在外打工的儿子开车回来也更方便、安全了。

  青山绿水之间,一条条平整宽敞的乡村路铺到家门口,不仅畅通了石椅村的致富路,也拓宽了村民们的幸福路。(绵报融媒记者 杜亚菲 实习记者 曾晨 文/图)

  记者手记

  整洁的院落、宽敞的道路、人气爆棚的民宿……谁能想到,过去的石椅村是北川典型贫困村。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石椅村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天府旅游名村等荣誉。“力争到2025年,村里实现旅游接待量1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1亿元以上。”石椅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信心满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蝶变后的石椅村正是绵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近年来,绵阳大力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完善现代化生产体系,农民享受到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8213元提升到2021年的21340元,年均增长10%以上。

  放眼绵阳乡间田野,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丽画卷已铺陈开来!

      编辑:郭成  校对:谭鹏  审核:刘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