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绵报融媒记者 黄小芹 唐显枚)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在成都、绵阳等9市布局建设2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中,我市被认定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3个,分别是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无人机产业集群、核技术应用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所在。据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将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集中度为导向,以培引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为重点,以建强核心承载园区为支撑,着力推动要素集聚和资源集约,着力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着力建设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区域共性服务平台,着力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形成全省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京东方、惠科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绵阳新型显示产业快速崛起,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当前,绵阳新型显示已经形成以LCD和OLED为主导,MiniLED、MicroLED、激光显示等多种显示路线并存的“双核多元化”显示格局,汇聚了京东方、康宁、惠科、液化空气、杉金光电等新型显示相关企业近50户,形成了“原料+产品+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前不久赛迪顾问发布《2022新型显示十大城市及竞争力研究》,绵阳位列“2022年柔性显示五大城市”第三,并在“2022年新型显示增速最快五大城市”中位居第二。2022年1至11月,全市新型显示产业产值590.9亿元,同比增长20.6%。
绵阳无人机产业重点布局在中国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已汇集泛美教育集团、四川纵横无人机等8家通航企业,“川协4号”空域已为周边21家企事业单位提供驻场飞行服务。目前,全市从事无人机制造及相关配套企业2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四川九洲防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垚磊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产品在细分领域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依托科研资源、产业基础和核技术应用比较优势,我市聚焦企业、产品、技术、市场等关键要素,精准施策、多点发力,引进培育核医疗产业,推动核技术应用产业突破发展。绵阳核技术应用产业主要布局在游仙区,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重点推进同位素研究、核医学、核应急反应处理中心等项目。全市汇集玖谊源、中广核医疗科技(绵阳)等核技术应用及相关产业企业近20户,另外还有中物院、兵装自动化研究所、西南科大等在核技术应用领域具有研发、生产能力的一批科研院所和高校,产品涵盖核技术在医疗卫生、环境、安防等领域的应用,并在核分析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辐射加工技术等应用领域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产业集聚较为集中。
编辑:郭成 校对:谭鹏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