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绵阳推动园区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发稿时间:2023-01-14 08:04   来源: 绵阳日报

  原标题:全面深化园区综合体制改革,做好招商引资“加法”、清闲促建“减法”、产业集聚“乘法”、放权赋能“除法”——

  我市推动园区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积极优化“绵企通”政企服务平台,推出更多领域“一件事一次办”,建立“一对一”工作专班,制定落实“一企一策”扶持措施,向4个市属园区下放市级管理权限51项……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我市各大园区,处处涌动着综合体制改革的浪潮。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日前,《四川省绵阳市:深化园区综合体制改革,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绵阳做法之所以“出彩”,在于担当作为、不破不立的勇气和精细周密、目光长远的布局。去年以来,我市开启全面深化园区综合体制改革,做好招商引资“加法”、清闲促建“减法”、产业集聚“乘法”、放权赋能“除法”,推动园区走上特色化、集约化、人性化发展之路。

  “加减法”

  推动企业满园实现园区提质

  招商引资是做大园区经济总量、提升园区发展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1月8日,中国(绵阳)科技城投资推介会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在广州市举行,现场集中签约了11个产业项目,覆盖了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科技服务等产业,签约项目总金额超120亿元,迎来了2023年绵阳招商引资的“开门红”。

  其中,三台县签约的秦禾轻纺产业园项目,投资总额约10亿元,将新建30条内衣生产线、4条高分子材料线。“秦禾轻纺与我们的产业发展布局契合,该企业入驻后,将开辟内衣制造这一新的细分领域,是对纺织鞋服产业的又一延链和提升。”三台县经济合作局局长唐子淇介绍,该项目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将实现年产值约10亿元,为三台县打造百亿级纺织鞋服产业“添砖加瓦”。

  “入驻新型显示产业园A区后,我们在运入两批设备时,发现园区内部分地段车辆难以通过,后续进来的精密设备会受到影响,将延长设备调试周期。”四川华尔科技有限公司制造部经理彭波回忆,接到他们的求助电话后,华尔科技项目专员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经过协调和组织,施工单位采取分段施工、区域施工的方式,加快周边道路施工。

  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承载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7.64亿元,新增标准厂房197.88万平方米,园区承载能力和颜值品质持续提升。

  “从前期施工图审查环节帮助提速,到现在优先修建园区道路解决设备进场难题,贴心服务让我们感受到高新区的诚意。”四川华尔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更坚定了企业落户高新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乘除法”

  打造镇园之宝促进园区增效

  一个园区如果没有龙头企业这样的“镇园之宝”,很难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按照国家级园区不超过“三主两特”、省市级园区不超过“两主两特”的产业定位要求,我市进一步明确了全市12个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与主攻方向,全力推动各园区向“专精特新”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全省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聚区。

  “目前12个园区已明确新型显示及半导体、新型功能材料等主导产业25个、特色产业21个,力争到2025年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产值占比超过80%。”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重点领域,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企业培育,全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产业带动力、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打造一批“镇园之宝”,引领带动园区产业实现大发展。

  给园区放权赋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助推园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扩大园区发展自主权,激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绵阳市“园区提质”“企业满园”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向市属园区放权赋能的实施方案》,明确51项向市属园区放权具体权限,进一步为园区发展赋能。同时,举行市级部门向高新区、经开区、科技城新区放权赋能集中交接仪式,以尽快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

  目前,我市已向4个市属园区下放市级管理权限51项,县(市、区)政府已向9个县属园区下放县级管理权限合计1276项,进一步扩大园区发展自主权,推动园区管理运行机制不断优化、行政效能持续提升。

  (绵报融媒记者 杜亚菲)

  编辑:谭鹏 校对:李志 审核:刘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