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动态管理长效帮扶健全机制应保尽保
“阳光低保”兜底困难群众暖心
如何让城乡困难群众享受到国家保障,切实做到困难群体应保尽保?今年以来,三台县民政局通过不断完善动态管理机制,严格按照申请、受理、审核、审批、资金发放等流程开展工作,健全长效帮扶机制,全力打造“阳光低保”,确保党和政府的政策真正落实到困难群众身上。
据统计,1至8月,全县城市低保保障3128户5031人,发放资金1412.09万元;农村低保保障16385户26558人,发放资金5045.24万元。
低保对象由村民评了算
在北坝镇水文村村民活动中心公示栏内,张贴着低保对象名单。“今年9户12人领取低保,全是群众推选出来的。”该村党委书记冯松说。为保证确定享受低保对象的公平公正,该村坚持把评定低保对象的权力交给村民,采取“政策公开、群众申请、村民表决”的方式进行评议,谁享受低保,由全体村民说了算。
为确保急需救助的困难群体得到及时帮助,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今年,三台适度拓展低保范围,向低收入家庭延伸,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将重度残疾人覆盖至智力三级、精神三级残疾;提高低保保障标准,今年6月将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月标准调整为城市635元,农村435元。
为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县民政局将低保确认权限下放乡镇,简化民主评议环节,规定了低保办理时限,提升低保办理效率。为做好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该县各级通过入户走访、信息比对等手段,对低收入人口开展常态化动态监测,预警发现可能需要救助的低收入人口,并及时纳入救助。
实施救助动态化、精准化管理。通过比对计生死亡数据、殡葬数据、养老保险领取、房产和经商办企业等信息,做到低保、特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退尽退。据了解,2022年,全县新增低保3085人,退出低保2854人。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原则,印发了《三台县社会救助政策20问》,并在镇村公示栏进行公示、在场镇进行政策宣传,同时,镇、村通过村(居)务公示栏、财政阳光三台监督监管平台对救助政策及救助对象信息进行公示;县民政局通过三台政务网对全县社会救助政策及救助对象信息进行公示,并接受大众监督。
加强对基层低保业务骨干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能力。完善动态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城乡低保年审,充分发挥低保举报箱、举报电话、群众信访和监督员的作用,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予以查处清退,对生活确属困难的漏保户及时纳入救助。
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现在国家政策好啊,对残疾人特别关心,解决了我的生活困难。”谈及低保政策带来的好处,建平镇姚家沟村重度残疾人姚铁激动不已。
为切实贯彻低保政策,该镇积极组织镇民政办干部、村社干部下村到户,为重度残疾人讲解政策,及时把他们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送上门”。
据了解,1至8月,全县城市低保保障3128户5031人,发放资金1412.09万元;农村低保保障16385户26558人,发放资金5045.24万元。为应对经济下行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造成的影响,该县为7月登记在册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按照城市低保、城市特困127元,农村低保、农村特困87元的标准予以发放。截至目前,全县为31730名低保对象、8419名特困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371.78万元,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为应对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造成的影响,该县为低保对象、特困、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价格临时补贴,7月补贴标准为城市29元/人,农村21元/人,全县共为40045名困难群众发放资金887001元。扎实开展兜底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农村低保兜底脱贫户10102人,兜底监测2085人(其中,脱贫不稳定480人、边缘易致贫875人、突发严重困难730人),累计发放低保兜底资金2237万元。
据了解,为进一步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该县还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对象长效帮扶机制,加快构建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以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以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相配套,以优惠政策为支撑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吴红梅 刘玉明)
编辑:谭鹏 校对:李志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