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梦里水乡
发稿时间:2022-06-12 08:45   来源: 绵阳日报

  □朱克玉(郧西)

  乘一叶扁舟顺流而下,独自凭栏而依,呼吸水藻咸腥的风。山魂水魄,天光云影,云蒸霞蔚。目极之处,只见长河寥廓,一泻千里,万顷碧波。千帆竞走,百舸争游。悠长的河面有芦苇荡,有荷花淀,有山水建筑黑白的倒影,构成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水墨画卷。往来船只,刚刚还在临水窗前,又被绿色的风寄存到浮云天边。游船驶来,桨橹划过,恬静的河面,勾起一道道水纹,瞬间又涛声依旧,绿波无痕。

  烟柳吐絮,剪裁两岸的风景,萦绕在水乡的烟雾,有时会打湿你的衣襟,渗透你的眼眸。再湿漉漉地钻进心底。碧绿的水面,波光粼粼。掬起一朵明媚的水花,淡绿的绸缎,在掌中潜移默化,浸润你的全身,温柔你的梦境。这一捧寻常之水,到了江南,便有了江南应有的灵性与绰约的神韵。

  踏上光可鉴人的青石板,感受历代商贾云集的气息。层层叠叠的台阶,被千万双脚板打磨得油光锃亮,有的石阶修补过,打上银色的水门汀,曾经的繁华依然如梦。青砖黑瓦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走进狭长优雅的巷子,古旧的木制格窗,茂盛的绿树繁花,藤蔓交错,修竹缠绵。紫燕在亭阁喋喋絮语。白鹭在水榭里促膝相谈。白墙里隐藏了多少历史,黛瓦中讲述了多少故事。水乡的柔情,它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一个故事,虽然它们沉淀在岁月中衍生着历经沧桑的苔藓。透过迷离的烟雨,水乡的人们,悠然自得,枕水而眠。在江南,尚存的千百间楼阁飞檐,品味的不是沿河而居的连廊和青阶。而是兀自有悠然居住的居民慢节奏的生活情调。这是一个适合垂钓、刺绣、淘洗、浆衣、晒暖、发呆的地方。

  带着水乡的风韵,走在一座又一座多梦的古桥,拾级而上、拾阶而下,这小桥、这流水,把江南的似水柔情,勾勒出意味深长的诗情画意。江岸边阁楼上,说不定有多情的画家,有风流的才子,正靠着木质的轩窗,把拱桥上油纸伞下的旗袍丽人与曼妙的风景,一一捡拾进自己的行囊。用千年时间的水墨丹青,用千年时间的风雅颂,用千年时间的赋比兴,用千年时间的唐诗宋词,描绘一座古老城邦的繁荣与稳定。

  慢慢踱上桥顶,江南的水墨画卷徐徐舒展,层层叠叠的水上人家,千家万户的院落,一级挨着一级如潮水般向后涌去,黑瓦粉墙青石巷,绿蔓绕纱窗。小桥流水、幽栏曲榭,在砖参差瓦玲珑雨氤氲雾朦胧的老房子间,在颓败、破旧、苍凉的老墙头老檐头老桥头里。思古怀旧,让世俗的心沉静清澈,那份粉琢玉砌的美,那份繁复、绮丽、密匝,似乎只有灵秀的江南人才肯安心静坐、习惯于慢节奏里精雕细琢。那样随意与闲适。

  江南水乡的夜晚从桨声划动的那一瞬开始。华灯初上的夜幕时分,依河两岸,家家户户的红灯笼,不约而同,一盏一盏的次第亮起,散发着温馨的暖意,在这浓墨重彩的黑夜。在烟波浩渺的水面,倒影缤纷。古旧的木桌旁,围坐来自天涯的旅人,彼此不问来处,不问归途,一壶花雕,一坛女儿红,宿醉各自的人生悲喜。那迎来送往的酒旗,昼夜迎风招展在幽深迂回的深巷,一字排列灯火阑珊的红灯笼下。

  你站在青石的岸边,伴随着生命之河的喧响,像是踩在历史的溯流中,有悠远的回音,仿佛谁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