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生态“领跑”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家园
发稿时间:2022-12-27 08:44   来源: 绵阳日报

  又一年岁末。这一年,对于绵阳生态领域,意义重大。

  这一年,我们见证了绵阳开启“无废城市”建设;

  这一年,我们参与了大规模绿化绵州行动;

  这一年,我们擦亮了“中国大熊猫第一市”金字招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复盘2022年,哪个汉字能够“代言”绵阳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答案是“茵”。

  碧水蓝天绿如茵——

  一年来,我们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2022年11月6日,《绵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印发,作为全省首个出台该方案的城市,就此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无废城市”怎么建设?建设什么?

  《绵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从总体目标、发展方向、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我市“无废城市”建设进行全面布局,进一步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

  同月,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一则数据:今年1月1日至11月28日,我市PM2.5浓度同比改善1.5%。其中,8月21日至11月28日,环境空气质量已连续100天保持优良。

  良好的空气质量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年来,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步伐稳健。为让城市“气”质优,今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分管领导常态调度并现场督导,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主要和分管负责同志一线推进,全市上下形成大气污染防治强大合力。

  走进市生态环境局一楼信息中心,“城市扬尘”“餐饮油烟”“汽车尾气”“企业污染源”……快速反应指挥平台大屏幕上显示着视频监控点位的实时情况。“今年,通过快反指挥平台调度处置各类涉气问题3100余个。”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我市印发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对736家工业企业、87个加油站、371家汽修企业、280个建筑工地、各类型机动车精准制定应急减排措施。

  着眼“天更蓝”抓措施的同时,一系列水环境治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影响深远。

  围绕芙蓉溪水生态环境治理,出台了《涪江等九条流域水环境断面考核和生态补偿制度(试行)》《绵阳市游仙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绵阳市游仙区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让河流保护和生态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如今,芙蓉溪稳定保持Ⅲ类以上水质,“芙蓉花溪”乡村旅游景区全面建成。

  河堤外,滔滔溪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江堤内,郁郁葱葱的芦苇迎风轻舞。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碧道延伸,在家门口亲水登高,享受惬意时光,绿色发展正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一照进现实。

  青山常存绿连茵——

  一年来,我们聚焦绿色生态空间,加速布局、扩展打造。

  “红嘴鸥又来绵阳了。”“小可爱们,绵阳欢迎你们。”……10月26日,在城区的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数百只红嘴鸥在空中时而盘旋,时而俯冲觅食,时而来个倒挂金钩。在冬日暖阳里,形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老朋友红嘴鸥的到来,不仅见证了我市通过多年的生态建设和恢复,积攒下这份沉甸甸的生态家底,也见证了我市保持“绵阳蓝”“碧水清”常态的同时,统筹兼顾了经济发展。

  今年,我市通过“千名专家进万企”、企业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评定,组织专家技术人员286人次深入191家企业帮扶指导,助力企业提升治污能力、享受豁免政策。并出台“服务保障稳增长八项措施”,全面服务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的同时,我市也积极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强化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濒危物种种群保护,强化主要保护对象及栖息生境的保护恢复,构建重要原生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网络。

  然而,光是“绿起来”还不够,生态事业也在“活起来”,着力优化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今年,我市印发《新一轮大规模绿化绵州行动2022年度行动方案》,强力推进世界银行贷款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退耕还林等国、省重点营造林项目;制定《绵阳市推进科学绿化十条措施》,进一步规范全市国土绿化工作;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科学合理规划造林绿化空间……

  深耕细作笃前行,一朝收获终有成。目前,我市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9种。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418只,被誉为“中国野生大熊猫第一市”;珍稀濒危植物距瓣尾囊草种群数量从十年前的约2000株增加到4800余株;消失多年的中华秋沙鸭、雪豹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重新在我市被发现记录。

  出门见园、开窗见绿。如今,我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6%,国土绿化覆盖率达到70.46%,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形成。(绵报融媒记者 尹秦)

  记者手记

  推进生态文明,凝聚着几代绵阳人的探索实践。

  回顾2022年,无论是念活“山水经”、打造“生态牌”,还是实施“生态美市”战略,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绿色永远是绵阳发展的底色。

  在逐“绿”路上,绵阳从未松懈,将牢记“国之大者”,围绕“生态美市”的目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筑牢生态安全底线,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未来,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将成为绵阳的“标配”,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成为绵阳的“标识”,青山常绿、良田沃土成为绵阳的“标签”。

      编辑:郭成  校对:李志   审核:刘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