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每一场考试都值得回望
发稿时间:2022-06-12 08:44   来源: 绵阳日报

  □程应峰(湖北)

  四十多年前,刚恢复高考的那几年,参加高考的人,年龄差距很大。大的三十多岁,小的十四五岁。相比三十多岁的,十四五岁就能考上大学的,自然备受注目,总是被冠上“少年大学生”之名而为人津津乐道。

  我清楚地记得,1978年,我十三岁,初中就要毕业了,同村有一位三十多岁连小学都未毕业的年轻人,在我们的课堂里,硬是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起早贪黑,刻苦钻研,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向高考发起了冲击。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年,他总算考取了当地的一所中等师范学校。

  也有付出了不懈努力,却得不到回报的。我高中的同桌阿明就是一例。他的父亲固执地认为,只要学业有成,作出再大的牺牲,都在所不惜,并常常告诫他:“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阿明上高中时,父亲不仅不许他花时间做家务,也极力反对他与同学玩闹,说那些事都是在浪费光阴。在父亲的调教下,他将所有时间都放在了与学业有关的事情上。偶尔和同学玩耍、闲聊,就是父亲不责备,他自己也会觉得过意不去。就这样,他少言寡语,离群索居,一心向学。然而,料想不到的是,因长期缺少锻炼,他在临近高考时身体不适,考场上节节失利,最终没能挤上心仪已久的那座梦想之桥。

  1980年,我参加高考时,也就十五岁多点。那一年高考的前两个月,也不知是谁,将我放在教室课桌里的书籍资料和笔记本洗劫一空。同年级十多个班,每个班五十多人,唯独将我的学习资料偷了,难道是因为学校学习标兵栏里第一栏老是我的名字?尽管受到如此重创,让我心里蒙着一层厚厚的阴云,在茫然无奈中走过了这两个月,我还是在当年考取了一所大学。那年,全校五百多名考生也就考取了七八个,能考取的算是凤毛麟角了。只是,那所大学与我的期望相去甚远。而家里实在太穷,穷得无法让我复读再考。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照毕业登记照时的4角钱,还是任校长为我垫付的。

  上大学,尤其是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谁说不是青涩年华里至美的梦想?这份梦想,充满了对人生前景的美妙憧憬。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一如俗语所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巴掌伸出去,五个指头有长短”,人与人是不可能整齐划一的,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命运落差的。命运这东西,难以揣测、难以捉摸。但这样的难以揣测、难以捉摸,又何尝不是一种馈赠?

  我曾读到一个年轻人的故事。年轻人在高考落榜后,无所事事,到处争强斗狠。

  在一场群殴事件中,他将别人打伤,被劳教两年。两年后,他从劳教所出来,母亲眼泪汪汪,父亲却若无其事,平静地对他说:“别在外面瞎混了,跟我打个帮手吧!”就这样,他跟着父亲当起了小木匠。一天,父亲让他将一根结满树痂的槐树木头刨平。他虽然不明白父亲的用意,还是将它刨平了。当他把木头交给父亲时,父亲问:“你刨的时候发现它哪些部位最硬?”“结疤的地方。”他回答。“那你知道为什么吗?”父亲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结疤的地方是它曾受伤的地方!每次受伤后,受伤的部位就会聚集更多的力量和营养,因此长得更粗壮、更坚硬。你看周围的树,都是这样。”

  事实上,人生的考试不止高考那一次,人的一生都置身于各种各样的考试中,有学业上的,有职场中的,有情感里的,还有伦理道德上的……无论考试的结果如何,都会让你得到一些什么。人生旅途上,每一场考试都值得回望。因为,只要是一个正常的有心气的人,都不会放弃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夏日辉煌的太阳,明晃晃地照着,明晃晃地亮着,每一个努力付出、认真付出、执着付出过的人,都可以在这份永无偏倚的明亮里,抵达充实丰盈至美至妙的生命境界。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