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州区文胜路西段的一条水渠
采访时间:4月18日
采访地点:安州区文胜路西段
问题:景观渠变臭水沟
生态环境也是营商环境。可在安州区,原本一条贯穿城区的景观渠,如今却变成了臭水沟,不仅降低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更让沿路的商家叫苦不迭:“天气马上就要热起来了,到时蚊虫扎堆,臭气熏天,我们咋个做生意嘛?”
商家 景观渠变臭水沟,生意咋个做
4月18日上午,记者在安州区文胜路西段看见,一条水渠贯穿整条街道,还未走近就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水渠里散落着一些树叶,积水的地方不时有蚊虫飞过。水渠一边靠近马路,一边紧邻一排商铺。
说起店外的臭水沟,一家美发店的工作人员叫苦不迭:“我们平时都不敢开门,尤其到了夏天,味道大、苍蝇多,顾客来了都有意见,来的人也比以前少了。”
“天气大一点或吹风的时候,水渠就会发臭。”一家餐饮店老板告诉记者,自己2016年起在这里开店,从2020年8月开始,这条水渠因为长期没有“流动水”开始变臭,这一排商铺的生意因此受到影响,“客人来店里吃饭,都说水沟特别臭,慢慢地都不愿意来了。前几年来这条街上做生意,就是觉得地段还不错,现在环境这么差,地段再好生意也做不起走。哪个愿意在臭水沟面前吃饭?”
“不仅臭,一出太阳,整个店里都是那种红虫子,飞到衣服上,顾客来了都不敢摸,更别说试了。”一家服装店的店员告诉记者,针对这一情况,去年他们向相关部门打电话反映过,也有人前来进行过处理,但治标不治本,没隔多久又会回到老样子。
部门 上游水坝重建完成后,环境将得到改善
根据商户们所说的情况,这条水渠的水质是从2020年8月起变差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相关部门又做了哪些工作?这样的状况何时才能得到解决?记者采访了安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用事业管理股股长吕林。
记者:这条水渠有什么用途?
吕林:这条水渠我们叫“正中沟”,从城北实验学校入,从城南橡胶坝出,全长约8公里。平时是景观沟渠,汛期是防洪沟渠,上游则是农业灌溉沟渠。
记者:这么重要的一条水渠,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吕林:正中沟的水主要来自上游的新堪堰,受2020年8月洪灾影响,新堪堰被冲毁失去了蓄水功能,导致渠内没有了活水,再加上沿线一些住户和商家擅自将污水、垃圾排到渠内,臭味就比较明显。
日常工作中,我们将污水和垃圾全部引导到市政管网里去,对于淤积的地方安排人员用高压水枪冲洗,将沉淀物及时运走。同时还加大了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就会集中清理。
记者:清掏一直没能解决问题,有无根治方法?
吕林:最主要还是需要上游的新堪堰工程完成,有了活水入渠,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检查和观测,尤其加大对暗渠部位的清理整治。水渠属于城市公共设施,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不要随意抛洒垃圾。
那么,“活水”到底什么时候会来?记者采访了安州区农业农村局水利站站长吴敏。
记者:新堪堰重建工程进行得怎么样了?
吴敏:工程从2021年2月正式启动,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作业,预计今年6月全面完工。
记者:6月完工以后,正中沟的问题是不是就能有效改善?
吴敏:是的。
记者手记
优美的环境不仅是一座城市的脸面,也是检验营商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一条纵贯主城区的景观渠本应吸引人气,增添商机,如今却因为发臭淤积,将商业氛围降至“冰点”。这样的状况什么时候能得到改善?职能部门管理是否到位,管理水平是否有待提高,值得思考。当然,美好家园需要市民群众共同守护,毕竟,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良好的营商环境。(“绵观辣1度”报道组 文/图)
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