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时评
“三分钟热度”不可取
发稿时间:2022-03-17 08:57   来源: 绵阳日报

  □欣言

  有些地方,在道路改造升级中,不管是否谋划成熟,先挖烂再说,遇到点阻力或困难,就找各种理由停下来,一拖数月不见动静,硬生生把一件民生实事好事,变成了给群众“添堵”的烦心事、窝心事;有些地方,在环境整治工作中,习惯于等上级安排要求,做起来大张旗鼓、热热闹闹,过不了多久,“脏乱差”依旧;有些干部,最初还能到现场看看问问,协助企业解决点困难和问题,时间稍长一点,就失去了热情,懈怠下来……深究起来,这些现象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三分钟热度”。

  我们知道,任何事业都不可能轻轻松松、一朝一夕就实现的。仅凭“三分钟热度”,能干成什么事,又能有多大作为,只会给绵阳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添堵添乱、帮了倒忙。

  说到底,“三分钟热度”实质上是对工作不肯用心、不负责任、不愿尽力,是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心态,也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种体现,折射出个别干部工作作风不严、不实、不细,急功近利、拈轻怕重,“重显绩、轻潜绩”。

  要破除这种现象,就得响鼓重槌、标本兼治。一是充分发挥考核考评“指挥棒”作用,对于慢作为、乱作为的地方和干部,该问责的问责,该公开的公开,让其把“三分钟热度”变成谋清思路、谋准路径、谋实抓手、谋好项目的“睿度”;二是建立常态化的“回头看”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让其把“三分钟热度”变成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的“韧度”;三是科学量化工作任务,对当务之急与长期任务分类施策,坚持专业精进推动工作,让其把“三分钟热度”变成一锤接着一锤敲,敲出新变化大变化的“力度”。

  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三分钟热度”就是装装样子、绷绷面子,哪能出什么真业绩?把政绩观摆正了,真正地扑下身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变“三分钟热度”为“持久的热度”,扎扎实实地把工作一件一件地办好了、办成了,那才是干事创业应该有的样子。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