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绵阳新闻
锐意进取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发稿时间:2022-12-24 08:40   来源: 绵阳日报

  □绵报融媒记者 杜亚菲

  又到一年岁末时,回首望去,时针的脚步,见证着绵阳这一年的风雨砥砺。

  如果用一个字展现绵阳2022年的对外开放姿态,那就是:进!

  这一年,“进”是昂扬旋律。绵阳奏响高水平开放发展强音,招商引资与对外贸易两条主线齐头并进,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打下坚实基础。

  这一年,“进”是步履不停。绵阳装上“开放活市”腾飞之翼,优化布局、协调发展,为全省开放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引进的项目更大更好

  12月22日,在总投资280亿元的巨星(绵阳)稀土永磁新材料产业项目一期建设现场,各类大型机械正开足马力作业,200余名工人在10万平方米的工地上奋力施工,项目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作为我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巨星(绵阳)稀土永磁新材料产业项目从洽谈到正式签约,仅用时45天,再到启动项目建设,仅用了两个月。

  巨星永磁项目工程管理部负责人王艳军直言,自从项目确定落地以来,绵阳高新区成立了专班小组,为项目进展保驾护航,创造了巨星集团投资的最快速度。根据生产计划,预计明年五月份第一条生产线将试生产。

  在距离巨星永磁项目1公里处的高新区光电产业园内,总投资100亿元的埃克森新能源产业园一期项目首栋厂房主体结构顺利封顶,预计明年8月竣工交付。

  ……

  百亿级项目纷至沓来,背后是绵阳用心、用情、用力拼服务,利用科技激活资源优势、抢滩产业新赛道,狠抓招商引资的生动实践。

  不久前,总投资105亿元的艾伯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在涪城临港经济发展区西区开工。开工仪式上,艾伯科技董事长黎子明介绍,之所以坚定了走进绵阳的决心,离不开绵阳招商的拳拳诚意和周到服务。

  “开放,意味着不仅要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还要千方百计将项目和企业引进来,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市经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引进来”方面,绵阳步履不停,出台系列引资政策、搭建服务平台、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打造海内外客商人人向往的投资热土。

  为使项目更稳健地落地生根、产生效益,绵阳“一盘棋”统筹调度,确保全市招商引资项目精准落地。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全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统筹管理工作的通知》,多部门联动开辟招引“绿色通道”,“一对一”全程做好企业落地全流程服务。

  这一年,绵阳项目引进提能升级——全市招商引资总投资金额突破2000亿大关,项目个均投资额首上10亿级。2022年1月-11月,全市新签约招商项目249个,签约金额2499.32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25个,签约金额2394.65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4.32%、75.3%。

  这一年,绵阳招大引强创历史新高——成功引进三类500强企业项目16个,上市公司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项目72个,同比增长50%。特别是7个百亿级重大工业项目密集签约,较去年翻两番,其中5个项目均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创造了招商引资“绵阳速度”“绵阳高度”。

  一项项成果、一组组数据,见证着“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的步伐越来越扎实、越来越从容。

  前进的通道越来越宽

  立足国内,放眼世界。

  6月20日,皂角铺铁路物流基地,随着一阵汽笛声传来,中欧班列“成渝号”缓缓驶出,满载50个集装箱的长虹集团生产的家用电器,一路向西奔向欧洲。这标志着绵阳与欧洲经贸合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黄金通道”。

  时隔五个月的同一天,中欧班列“成渝号”绵阳-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班列在皂角铺铁路物流基地发车。

  回望2022年,开放绵阳亮点频闪。

  作为四川第二大经济体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三城,绵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服从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大局,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向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要发展,加快“开放活市”建设,开创全省高水平开放发展新局面,全力打造开放新高地。

  内畅外联,四通八达。

  航空——绵阳南郊机场T2航站楼投入运行,可保障600万人次每年进出港需要。北川通用机场北川段跑道、站坪已完工,江油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进一步织密绵阳直达全国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

  陆路——前三季度,绵阳市交通攻坚大会战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132.64亿元,九绵高速、广平高速、遂德高速、G5成绵扩容、绵苍高速和G5绵广扩容,全市共有6条高速在建,建设规模创我市历史之最、居全省第二,进一步扩大绵阳城市路网的架构。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一条条交通干道犹如一条条“大动脉”,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绵阳的开放环境效能实现提升——

  1-11月,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249.61亿元,总额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10.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2.0、2.4个百分点。

  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428家国内外企业、4150项科技成果参展,促成137个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1323.99亿元。其中,绵阳市签约项目88个、金额1144.58亿元,再添3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

  精准聚焦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开展“三推”活动投资推介会3次,相继吸引包括58家三类500强、209家上市公司、50家外资企业在内的600多家企业参会,累计签约项目75个,总金额近千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面向未来,绵阳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开放活市”为引领,全力打造活力迸发的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记者手记:

  今年,担负着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责任的绵阳,通过“物理破圈、理念突围”,正逐步打开绵阳对外开放新局面、构建新格局。

  今年,绵阳的“热度”“速度”和“温度”,让众多企业选择绵阳、扎根绵阳。这些企业的落地,也让绵阳不断扩大“朋友圈”,把发展机遇的交汇叠加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使前进的姿态更加昂扬、更加开放。

  厚望如山,奋楫争先。借开放之翼,绵阳高质量发展的足音将更为铿锵。接下来,激情满怀的绵阳将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强的动力,高扬互利共赢之帆,开启新的征程,驶向更美好的未来!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