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优化整合医疗资源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江油:持续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
医疗卫生是民生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好医、看好病,近年来,江油结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整合医疗资源,补齐医疗基础设施短板,全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转变,持续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
探索医养结合路径健康养老更有保障
功能齐全的康复理疗室里,几名老人正在做康复治疗,新安医养中心医护人员和护工在一旁对老人进行指导。“这些女娃娃好得很,给我们检查身体、讲解康复知识、陪我们聊天……简直就像自己的女子一样。”刚做完康复治疗的龙顺贞非常开心,“在这里每天和其他老年人一起锻炼、喝茶、摆龙门阵,比在家里孤零零的一个人好多了。”
江油市人民医院
据介绍,新安医养中心的前身是义新镇卫生院,两项改革后,当地选择将“医”与“养”进行功能整合,以原义新镇卫生院为主体,整合两地敬老院资源,组建集医疗、护理、养老、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安医养中心。
这只是江油积极推进“医疗+养老”服务模式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江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已发展至9家,拥有床位1349张。全市所有敬老院均与辖区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医养互融共生格局初步形成。
12月2日,家住原云集乡的白映明一大早来到二郎庙镇卫生院检查身体,不到十点,就完成了所有项目的检查。“以前这个时间点,可能还在赶路呢。”白映明说,以前遇到严重一点的病只能去江油城里的医院治疗,路途很远,很不方便。“现在医疗资源整合后,看病就医很方便,医生护士态度特别好,花费也少。”
新安医养中心
在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江油进一步整合非建制与建制卫生院,重新设置23个乡镇卫生院、1个街道卫生机构,以及乡镇卫生院分院13个、门诊部2个,组建医养中心1个,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医疗次中心为支撑、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的新型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目前,江油已建成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5家,规划建设医疗次中心4家,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调整,整体提升了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在江油市人民医院新建外产科大楼建设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大楼主体施工。“目前,项目主体已建至第四层,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江油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卫介绍,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主楼14层,裙楼5层,地下1层,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病床490余张,停车位300个,极大地改善患者就医环境。
据了解,江油市人民医院外产科大楼项目是该市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于今年2月动工,项目建成投运后,将充分发挥市人民医院作为绵阳北医疗中心的引领和龙头作用,为加快建设全国一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奠定基础。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只提升硬件设施还不够,还需要软件方面的强力支撑。在江油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11楼,肝胆外科主任何彦安通过超声影像操作手术钳,把手术要点讲给一旁的年轻医生。
市民参加核酸检测
“做一位好医生,减轻病人痛苦,是我一生的追求。”作为肝胆外科的绝对“主力军”,何彦安曾获得“四川省基层卫生拔尖人才”“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绵阳市首届优秀中青年医师”等荣誉。
人才聚集带来了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的提升,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良好口碑。“我2002年在江油人民医院做的椎间盘突出手术,那个时候厕所、空调、电视等设施基本上没有,现在样样齐全,医生护士也非常负责,报销比例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最近,患者罗序碧因为肱骨和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到江油市人民医院做了手术,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据了解,2021年,江油县域内就诊率达93%以上,超过省、市卫健主管部门下达的≥90%的考核指标。2022年,江油继续推进健康江油建设,加快市人民医院新建外产科大楼、第二人民医院第二住院大楼及科教综合大楼等项目建设,推动公立医院建设提档升级,打造区域性医疗高地,实施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三医联动”,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持续增进健康民生福祉,努力让群众健康生活水平更高、成色更足。
(郑红 王小燕 文/图)
编辑:谭鹏 校对:李志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