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绵阳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雍小凤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并接受会见和表彰。
从2014年开始,雍小凤植根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牵头组建绵阳检察“熊猫未士”未成年人保护矩阵,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通过春风化雨般的工作,教育、感化、挽救罪错未成年人,最大限度保护、救助、关爱未成年被害人,点亮未成年人成长的“法治明灯”。
·精雕细琢·
每一个案件力求完美
2014年,雍小凤进入绵阳市检察院工作,从那时起,她的精力便全部放在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上。
这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更是一项有温度的工作。初为人母的她,每每遇到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雍小凤总是力求做到完美。
在办理一起恶势力团伙犯罪案件中,为及时补强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证据,雍小凤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即使突发高烧,病床上的她仍不断通过电话向检察办案团队和公安机关办案组了解办案进展。办案中,她苦口婆心地与被害人促膝交心、细心开导,缓解被害人情绪。通过持续引导侦查,该恶势力犯罪团伙最终被绳之以法。
为了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不遗余力、忙碌奔走是雍小凤的工作常态。
在办理一起斗殴致人死亡案件时,雍小凤自购慰问品,走访被害人家庭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被害人申请司法救助。面对犯罪嫌疑人都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情况,雍小凤又连续一周辗转于被害人和多名犯罪嫌疑人家中,进行释法说理……
坚持精细化办案,不纵容、不放弃,雍小凤还获得了全省检察机关首届“未检业务竞赛标兵”称号。
·防患未然·
犯罪预防和普法教育齐头并进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从事未检工作,雍小凤见过形形色色的未成年人案件。翻开这些卷宗,因为不知法、不懂法而导致的未成年人犯罪比比皆是。
每当这时候,雍小凤就觉得痛心。于是,她积极奔走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普法教育一线,为更多未成年人点亮那盏指路的“法治明灯”。
校园的法治课堂、村社的法治广场、检察院的法治微课堂……雍小凤在各个普法阵地间来回奔波。
在平武县平通羌族乡一所小学开展法治教育时,雍小凤和团队成员积极牵线搭桥,最终促成200余名孩子和父母同堂上课。
敞开心扉的沟通让孩子和家长对彼此有了更深的理解。课后,有家长对雍小凤说:“很多法律我们都不懂,非常感谢你给我们讲这堂课。”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普法领域,雍小凤付出的心血远不止一堂法治课。
牵头组建由140名检察官组成的法治副校长团队,“一对一”为学校提供法律帮助;
推动编撰法治教育读本,已发放到3万余名中学生手中;
通过“需求表+指南针+菜单式”的形式,为不同的未成年人群体量身定制普法服务;
组织策划法治进校园、小小检察官现场体验等活动500余场次,辐射学生50余万人;
她选取典型案例开展以案说法微博图文直播,受到广大网友关注点赞……
·凝聚合力·
构建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体系
2021年7月,绵阳市检察院“熊猫未士”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矩阵正式上线,搭建起一张公安、民政等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学校等单位参与的未成年人联合保护网络。她是平台的推动者和牵头人,同事们经常感慨,“她为工作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但她没有气馁,更没退缩。”
如今,不仅市县两级检察院11个未检团队都是这个大集体的一员,雍小凤和同事还不断扩大“熊猫未士”的“朋友圈”,加强与教体、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协作联动,会签10余个未成年人保护协作机制。
在此基础上,“熊猫未士”还在四川率先创建“五团一站”工作模式,实行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相结合,将保护力量的“触角”延伸到村社基层,得到省检察院充分肯定,并作为创新工作经验加以推广。 (绵报融媒记者 文宇)
编辑:李志 校对:郭成 审核: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