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16-239566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区县新闻 > 盐亭
【盐亭】全面建设成渝地区生态经济强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盐亭
发稿时间:2021-09-24 08:53   来源: 绵阳日报
  摘要:金秋时节,嫘祖故里大地到处一派丰收的景象。在花果嫘乡现代农业园区,一望无垠的有机稻田谷浪摇金,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来回作业;花木基地的秋季,时令花卉姹紫嫣红,令人赏心悦目,慕名而来的游客流连忘返,尽情享受大自然美丽馈赠,感受盐亭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魅力。

美丽盐亭

  金秋时节,嫘祖故里大地到处一派丰收的景象。在花果嫘乡现代农业园区,一望无垠的有机稻田谷浪摇金,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来回作业;花木基地的秋季,时令花卉姹紫嫣红,令人赏心悦目,慕名而来的游客流连忘返,尽情享受大自然美丽馈赠,感受盐亭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魅力。

  在过去五年里,盐亭县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有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疫情冲击,盐亭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爬坡上坎、克难奋进,坚持打好、打赢事关盐亭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场硬仗。预计到今年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亿元,较2016年增加95.8亿元、增长101.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08亿元,较2016年增长15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673元,较2016年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29元,较2016年增长55.9%。

  未来五年,盐亭县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工业为主导、项目为驱动”,大力实施“产业强县、开放兴县、文旅活县”战略,努力构筑“产业振兴新天地、通达开放新高地、和谐美丽新福地”,为全面建设成渝地区生态经济强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盐亭而奋斗!

  

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延时服务

  1加快发展现代产业

  熔增环保有机溶剂综合利用项目坐落于盐亭县经开区核心区域,厂房里专家和技术人员正在加班加点安装调试机械设备。

  该项目业主是四川熔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占地180亩,计划总投资4.5亿元,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即将投产的项目一期投资2亿元,现已建成科研楼、主车间、机修间等;项目二期预计2022年初开工建设;三期项目将新增等离子焚烧项目。

  “按我们计划进度,项目一期可望在10月份正式竣工投产。”畅想未来企业发展,四川熔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周述华介绍说,他们公司致力于废有机溶剂循环再生利用,主要提供危险废物的循环再生利用服务,危险废物的解决方案技术咨询服务,以及环境污染应急服务。该企业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必将为盐亭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作出积极贡献。

  未来五年,盐亭县决心通过培育壮大工业能级,做优做强现代农业,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把县域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紧紧围绕产业重心,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全面促进产业振兴。深入实施工业“123工程”,以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为中心,做好增量招引、存量扩张两篇文章,构建形成以生物医药、新能源和化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

  到2026年力争规上企业达到60户,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户,实现工业投资110亿元;大力实施“135工程”,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围绕粮油扩面增产一核心,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新增高标准农田15万亩,加快促进“五良”融合,主要农作物耕种防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争创国家优质粮油保障基地、省级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成天府菜油名县;大力实施服务业“114工程”,以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服务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为目标,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商贸流通、现代物流四大主导产业。深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文旅景点及研学旅游目的地,启动潺亭古城、墨竹里特色风貌街建设,推动嫘祖陵、文同诗竹园、龙凤谷等景区提档升级,力争建成3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1个,形成精品旅游线3条,实现旅游收入和游客接待量翻番。

群山环抱的“国家级传统古村落”龙台村王家宅院

  2坚持以项目为中心

  在位于盐亭县石龙大道与滨江路之间,岐伯文化广场即将揭开惊艳盖头。目前正在突击完善各项附属设施,不久将会向市民开放。岐伯文化广场占地约30亩,场地按功能分区为一环(夜景慢跑步道+康健按摩步道),一轴(展演舞台+主广场+仪式大道),一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二花园(康健花园+草坪花园)。旨在打造一个集党群服务中心、群众健身活动、传递岐伯文脉记忆为一体的综合广场。岐伯文化广场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盐亭县精品宜居城市建设。

  “这个广场建得好,能够更好发挥寓教于乐的功能,特别是让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家住附近的退休干部黄先生说,盐亭作为嫘祖和医圣岐伯的出生地,有着1600余年的建县历史,被誉为“千年古县”。近年来,盐亭县在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中,十分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先后建成了嫘祖文化广场、嫘祖大道等,让广大市民在休闲娱乐中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作为盐亭县城新地标,岐伯文化广场从政府动议到付诸施工建设,一直是全县人民关注的焦点。这个广场建成后,必将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

  未来五年,盐亭县将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严格按照“四个一批”要求,继续深入实施“项目攻坚”行动,聚力推进项目攻坚,扎实开展招商引资,不遗余力对上争取,全面推动项目投资再上新台阶。按照“干着今年、想着明年、备着后年”的思路,着力在产业、交通、水利、城建、公共服务等领域储备一批夯基筑底的大项目好项目。持续优化投资结构,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创新招商模式,大力实施全员招商、中介招商、驻点招商、专业招商,推进产业集群配套型招商、关联企业集聚型招商,切实提升招商引资实效。进一步承接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地区产业转移,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和化工、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着力引进引领型、补链型、基地型重大项目;认真研判新的政策导向、资金投向,精心策划一批盐亭发展需要的项目,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大盘。持续加强与省市部门的交流衔接,健全完善人员顶岗交流机制,及时掌握项目资金等相关信息,抢抓发展先机。

即将竣工达产的格润中天环保项目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继两项改革之后,盐亭县黄甸镇龙台村幅员面积达到11.6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733户、3612人。该村精心谋划乡村振兴规划,发展产业以杂柑、藤椒、水产、养殖为主。

  “我们今后的发展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坚持文农旅融合发展,以生态环保和传统古村落保护、传承,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龙台村党委书记勾红芬告诉记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龙台村下功夫谋划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明确了全村今后的发展规划,坚持走乡村旅游产业道路。向上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对该村现存的“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王家宅院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修缮,使之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和看点。同时,积极响应盐亭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号召,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文农旅融合发展,搞好项目包装和招商引资,因地制宜打造民宿文化产业。从而,带动促销“驸马山挂面”、土李子、龙虾及其他无公害农产品,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乡亲们共同致富。

  未来五年,盐亭县决心坚持从城乡双向、农业内外、供需两侧共同发力,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宜居城镇建设,持续夯实基础设施,加快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整优化过渡期内就业、就医、就学等保障政策。大力实施盐亭籍乡贤、盐商、优秀农民工回引工程,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先进县。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先进和示范创建,力争培育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3个、示范村20个;早日完成国土空间片区规划编制,划定落实“三区三线”,着力打造5大经济片区。加快建设宜居县城,力争到202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老城区改造提升和新城区有序扩展,改造老旧小区41个、棚户区500户,新建城市道路41.6公里、城市污水管网134.1公里。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3座、餐余垃圾处理厂1座。深化背街小巷、集贸市场治理,加大城市乱象整治力度,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开展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行动,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实施新一轮交通攻坚大会战,构建“一铁二环四高五干”交通网络主骨架,力争开工建设盐茂、盐南高速,积极争取成巴铁路过境设站;完成S306共和至毛公段、先蚕大道等在建工程,开工建设西环线、岐伯大道、经开区至黄甸快速通道、毛公至鹅溪产业路等重点工程;改造危桥72座,有序推进断头路、瓶颈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畅通农村公路“内循环”。

  4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这两天晚上连续加班加点,我们企业也不会这么快就拿到产权证,为你们的辛勤付出点赞。”9月15日下午,在盐亭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窗口,绵阳秦亭水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严先生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感激不尽!

  严先生因企业融资需要,到该中心急需办理全县35处污水处理站和178宗水库产权登记。中心负责人了解情况后,立即为该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抽调10名工作人员成立工作小组,启动延时服务,连续两晚上加班到凌晨,在9月17日凌晨圆满完成了所有污水处理站的产权登记和水库的数据关联业务,为企业融资争取到了充裕的时间和机会,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赞扬和感谢。

  该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行“党员帮办、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让精准便民服务“擦亮”窗口形象,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和工作实效。按照“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简化登记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开设小微企业、县域重点企业融资“绿色通道”,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

  未来五年,盐亭县决心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大力实施“开放兴县”战略,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道路,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以高水平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推进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层政务服务提速增效。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快形成“一支队伍管执法”新格局;立足油气、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探索推进产业创新,着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入开展“领航”“涌泉”“瞪羚”“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户。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积极与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协同攻关,提高核心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建成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布局建设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鼓励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切实抓好全社会创新创造;立足区域比较优势,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融入成渝优势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承接成渝产业转接力度,力争共建一批高水平、示范性合作园区。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合作,着力构建多元经济合作新模式。

  同时,切实筑牢社会民生保障,大力发展民生事业,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提升生态质量,全力打造和谐美丽新福地;坚持依法行政、勤政务实,抓好政府自身建设,奋力打造人民满意新机关。

  未来五年,盐亭县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6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财政收入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同步、力争达到2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亿元;税收占比达到56%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平均不低于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0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

  面对新的征程、新的目标,盐亭县委领导班子凝聚共识: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今后将勇担使命、主动作为、攻坚克难、追赶超越,统筹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带领全县人民奋力谱写建设成渝地区生态经济强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盐亭的崭新篇章!(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元松 文/图)

     编辑:郭成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