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机场是“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我市涪城区吴家镇惠科路1号厂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后,近期,绵阳南郊机场疫情防线筑得牢不牢?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8月18日上午9点,记者在绵阳南郊机场看到,不少旅客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扫描健康码,经过体温检测后通过出港口。在安检口通道外,还设立了红外线智能体温检测系统,通过热成像技术对旅客进行二次体温测试。针对无法使用健康码的旅客,机场还设置了志愿者服务站点,现场进行登记。
在安检口,工作人员对旅客的每一件行李都进行消毒处理。“从绵阳发现1例确诊患者起,我们每天都有专人对进出港的旅客进行货物消毒。”绵阳蓝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曼告诉记者,除了对行李及货物进行消毒外,还会对货运设施设备及货物表面消毒,每日3次。
即将飞往北京的旅客张女士戴着口罩,在出示健康码通过安检后,顺利进入了出港口(如图),她表示:“防疫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对我们的行李进行消毒也很重要,配合他们的工作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在机场办理托运的行李打包处,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地面和操作台进行严格的消毒清理。除了对候机楼公共区域及旅客高频接触物表面每日进行3次消毒外,机场还在大厅内循环播报防疫小知识,并安排专人实时提醒旅客佩戴好口罩。
“我们从职能部门抽调人员充实防控力量,进一步梳理防控流程,形成了《绵阳机场疫情防控管理手册》,各部门以此为参照进一步梳理形成《疫情防控使用手册》,并严格执行手册上的内容。我们要求直接服务旅客、行李、货物的员工必须完成疫苗接种,上岗时须佩戴面罩、口罩、手套。”绵阳南郊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若旅客体温≥37.3℃,会立即按照《发热人员处置流程》处置,对于已隔离14天但未完成21天隔离的入境人员,按照闭环管理要求,由专人在做好个人防护后引导至临时留观点,作信息登记后由属地专车接返。而从中高风险地区来绵的航班,机场坚持特殊管控,设置专用停机位、专用旅客通道,查验旅客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和健康码。对于不能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的旅客,机场会同绵阳四○四医院驻点核酸检测小组就地采样,免费核酸检测。对于健康码异常人员,则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控处置。(程露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何安安 文/图)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