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7月27日,涪城区正式启动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后的第一天,绵阳市骨科医院紧急调配5批、共70名工作人员,连续奋战12个小时,采样10354份,圆满完成了第二轮绵阳市广播电视大学站点的核酸采集工作。
酷暑之下,70名医务人员不惧“烤”验,他们中有身经百战的重症医学科医疗“特种兵”,有对口帮扶稻城县中藏医院放弃与家人短暂团聚的护理“老兵”,有90后尚在哺乳期的年轻妈妈……他们在核酸采集现场收集标本、核对条码、维护秩序、现场巡视,大家分工协作、各司其责,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今年年初,派往稻城县中藏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的手术室副护士长谢财用,已有大半年时间没有与家人团聚,7月24日刚回到绵阳,在医院工作群中得知需抽调人员前往核酸采集点进行集中监测的通知后,他主动请缨,申请回院加入此次采样队伍中来。“兄弟姐妹们都在抗疫一线战斗,我独自在家休息无法心安。”
(谢财用与护理部主任叶琳的聊天记录)
(工作现场)
(查看检测者信息录入情况)
(核对条码)
7月27日中午,33℃的高温中混合着川渝地区特有的湿热,憋得人喘不过气。“这里有一名医务人员晕倒需要帮助!”随着人群中的一声呐喊,大家发现正在采样的90后党员、尚在哺乳期的护士李婷晕倒在采样现场。一时间,公安民警、医务人员和骨科医院副院长曹舸飞立即赶来,齐心协力将她抬到阴凉空旷的地面上,疏通人群、喂饮淡盐水、补充糖分、帮助降温,10多分钟后,护士李婷逐渐缓了过来,苏醒后的她急切地说:“对不起,让大家担心了,我是来增援的,没问题,我还可以上。”
(晕倒的护士李婷)
(在院领导的帮助下苏醒后的李婷)
谢财用、李婷是70名参与第二批核酸检测工作的医务人员之一,他们在酷暑之下,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坚守骨医人战疫初心,用汗水和赤诚真心,守护着绵阳百姓。
(陈学思 邓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