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网讯 7月23日,绵阳市涪城区发现一例省外输入新冠病例。至此,绵阳市骨科医院检验科深夜无眠。
7月24日凌晨0时45分,检验科主任冯辉华接到涪城区第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通知,该院核酸检测实验室被纳入紧急启用单位,即刻开始实行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共渡难关。
冯辉华第一时间通知在家休息的科室成员陈展、值夜班的陈弋做好核酸检测应急准备,并告知全体科室成员保持电话畅通,随时准备人员调配。凌晨1时10分,应急成员全部到岗。1时34分,第一批核酸检测样本送达实验室。
经过通宵奋战,7月24日上午7时45分,检验科3位医生按照市卫健委要求完成了全部262例样本、2620人次的核酸检测。
(标本送检)
(进入核酸检测区)
(进行核酸编号)
7月24日,检验科全科加入战斗。在完成涪城区20余家兄弟单位和市人民医院分流样本检测之余,傍晚又陆续接到来自御营小学、涪城路、石塘广电、科大财富广场等多个采样点的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冯辉华当机立断,最大限度抽调检验人员到核酸检测突击工作中来,尽最大可能保证检测速度和质量。
(核酸检测样本处理)
由于任务量急剧增加,往常的工作人员数量和核酸检测仪器规模已完全不能满足井喷式的标本增长,连轴转的工作负荷使仪器严重发热,频现瘫痪、死机状况。加之有的送检标本编码混乱、信息录入不全、结果时效性要求高等,又给工作增加了不少负担和压力。
在了解到检验科第一天的核酸运行情况后,该院领导与金域检验公司紧急协调,为科室借调了2台扩增仪和1台96孔位核酸提取仪,并派遣公司6名检验人员加入临时突击队伍支援检验科,协助进行核酸检测样本的前处理、分析和信息录入工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4日晚上10时到25日上午8时,第一次大规模筛查共完成1428例样本、14280人次,同时完成院内外常规检测651例、701人次,总合计2079例,16359人次。
(金域检验支援的两台扩增仪)
又一个24小时,在不眠不休的共同努力下,工作人员再次完成大规模筛查807例、8070人次,院内外常规检测787例,856人次,总合计1594例,8926人次;再一个24小时,总合计完成3339例标本,31930人次。实验室的灯光代替了日月星光,标本数量代替了时间单位,成为了每一个检验人员心里的计时器。
(一晚上的检测标本量)
(等待高压灭菌的医疗废物)
在完成核酸标本检测的同时,检验科还及时按照院感要求对医疗废物标准化处理,高压灭菌锅24小时不停歇,坚决杜绝医疗废物转运中任何造成院内外感染的可能性。
(高压灭菌前再次检查密闭性)
(高压灭菌)
7月27日上午8时,涪城区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正式启动,受疫情影响,绵阳市骨科医院本院和外院样本再次迅猛增多,加大了实验室的处理时长。但作为月夜中的逆行者,骨医检验人已做好充分准备,与时间进行一场更加激烈的赛跑。
(谢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