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谭德政纪念园完成改造提升
深挖先进事迹 赓续革命精神
改造提升后的谭德政纪念园
谭德政,今涪城区丰谷镇人。是原绵阳县第一位共产党员,是绵阳县第一个红色据点创办者。1933年10月被捕,同年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8岁。
谭德政纪念园位于涪城区丰谷镇清水村,经过紧张施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完成主体改造提升。涪城区委组织部杨剑说:“谭德政烈士是大革命时期和民主革命时期绵阳最有影响力的革命烈士之一,也是绵阳红色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近日,记者来到谭德政纪念园进行了采访。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毅 邓勇 刘晏男 实习生 李岷蔚 文/图
思想活跃坚定投身革命浪潮
提升后的纪念园里设有谭德政烈士事迹陈列室,详细介绍了谭德政的身世。
谭德政又名谭拱辰,化名覃道生,是原绵阳县第一位共产党员,是绵阳县第一个红色据点创办者。谭德政先后任中共成华区委宣传员、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任(部长)兼成华南区区委书记等职,组织领导工运、学运,以及省委机关报《四川晓报》的编印发行工作。1933年10月被捕,面对敌人威逼利诱始终坚守党的秘密,英勇就义,年仅28岁。
1905年5月,谭德政出生在原绵阳县杨家乡一个叫三座坟的地方,2岁时随全家迁到绵阳县关帝乡三联村(今丰谷镇清水村)。谭德政小时候喜欢听老人讲三国、水浒等故事,幼小的心灵便种下了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的种子。1923年,谭德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油龙绵师范学校。
进入龙绵师范后,思想活跃的谭德政在张秀熟、赖鸣柯等人影响下,积极投身革命运动,表现出了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出众的活动能力。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经常向进步教师请教。
1927年初,谭德政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底转为中共党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按照中共绵竹县委指示,谭德政等人把一部分青年组织起来,成立了“三民主义研究会”,研讨革命理论,谭德政提出了到农村、下工厂、进兵营去唤醒民众共同革命的主张。那时,研究会不能公开活动,谭德政等人就准备成立一个秘密进步团体,形成党的外围组织。经过
深思熟虑,这个组织取名为“涪波社”,意为一是要像涪江的波涛一样不断前进,英勇战斗,二是要将该社沿涪江发展到各地,在川西北广播革命火种。涪波社先后发展社员30多人,成为党领导下的一个战斗团体。
无声战斗革命号角响彻全川
陈列室内,还详尽介绍了谭德政建立绵阳县第一个红色据点的经过。
1928年1月,谭德政从龙绵师范毕业后回到绵阳,在左家岩百池口(今经开区松垭镇)新建的日新小学担任校长。他聘请了“涪波社”社员冯希贤、李传玺等任教。2月,中共四川省委在日新小学设立秘密通讯处,这就是绵阳县第一个红色据点。从此,谭德政广泛开展革命活动,通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教师中组织读书会,在学生中秘密组建儿童团,创办油印小报《莺鸣报》《真理报》,在学校宣传革命思想。
按照上级指示精神,谭德政和同志们到附近的盐场、农村开展工农运动,举办了工人夜校和农民识字班,发动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组织盐坊工人进行罢工斗争、反抗军阀和土豪劣绅。1929年冬,经过对涪波社社员冯希贤的考察,党组织发展他入党,学校有了三名共产党员,随后组建了中共绵阳特支,隶属四川省委领导,鞠怀安任书记,并指导川西北绵阳军支工作。党组织在日新小学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在绵阳的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中扩大了革命影响,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贡献了力量,也给当地反动军阀统治造成严重的政治威胁。1930年6月的一个晚上,屯殖司令部突然派兵包围日新小学,逮捕了中共党员和进步教师。谭德政巧妙躲过敌人抓捕,前往成都继续革命。
根据组织安排,谭德政在成都从事印刷工作继续开展地下斗争。他先后任中共成华区委宣传员、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任(部长)兼成华南区区委书记等职,组织领导成都地区工运和学运,主持编印发行省委机关报《四川晓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面目,宣传党的主张和革命思想,唤醒民众觉醒。他化名覃道生,蓄起八字胡,经常扮成商人、教师、算命先生,领导成都多个行业的工人开展各种反帝、反封建、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
在谭德政纪念园的一面墙上,有一幅表现谭德政英勇就义的油画。
那是1933年9月,中共成华南区区委交通员叛变。10月,谭德政在一次接头时中弹被捕。谭德政视死如归,面对酷刑,誓死保卫党的机密。谭德政就义那天,他在去往刑场的路上痛骂反动派,高呼“共产党万岁!”“中华苏维埃万岁!”等口号,敌人惊惶失措,上前卡他的脖子,用木棒塞进他嘴里。刑场上,敌人用枪逼他跪下,谭德政坚决不跪,席地而坐,从容就义。
铭记历史巨笔描绘民生画卷
谭德政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但他的革命精神却照耀着故乡人民和后来者勇往直前。在谭德政纪念园里,设了一个单元《砥砺奋进传承初心》,展示了涪城区的发展变化。
谭德政英勇就义,壮志未酬,在他和其他革命先烈精神感召和影响下,涪城区(绵阳县、绵阳市<县级>、市中区)党组织团结带领涪城人民前赴后继、披荆斩棘,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经历土地革命的风暴、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绵阳城于1949年12月21日迎来解放,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涪城人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涪城1992年10月正式建区后迈入发展快车道,全区人民攻坚克难、持续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区新征程。
编辑:李志